过大秋

一直不明白地理书为什么讲“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两年三熟”,明明我们这里一年有两次收获,六月的麦秋和十月的大秋。

麦秋自然是收冬小麦(我们的方言叫麦子),大秋则是收玉米(我们的方言叫棒子),为什么不叫“棒秋”,不得而之。

我上小学的时候,每年是都会放一周麦假,两周秋假,全家老小齐上阵,轰轰烈烈过大秋。为了不耽误播种冬小麦,青壮年全部去地里,去干掰棒子、打棒秧、翻地、耕种这样的大活儿,我们这些孩子,则是在看家老人的带领下,把从地里运回来的一车车棒子,用篮子再运到自己院子里,第一车棒子到家,我们便开始剥棒子。

那时候棒子会剥很久,因为白天劳动力们都去田间劳作,又因为很多作物都在这时候成熟,只有晚上才能全家一起剥棒子,有时候两星期假期结束,家里的棒子依旧堆的小山儿一样。

记忆中的样子(网图)

国庆七天假,正值大秋,老妈提前两个星期就预约,让我放假去她家剥棒子。现在过大秋已经简单多了,机械化程度很高,这两年基本上都是我老妈一个人过大秋,今年她大病初愈,所以我必须来帮忙。

来,先看一下我家今年的收成吧。与其说是剥棒子,不如说是捡一下剩余的棒子皮。这也是现在农村过大秋最耗人力的农活。四亩多地的玉米,老妈、我、孩儿他爹和小硕,趁着雨停,三四个小时完工。才完工就又下起了大雨,恰到好处。

今年雨水太多,棒子有点小,据说是秧子早死了

老爸也在上午下雨前,找人播完了小麦,下午告诉我们别剥棒子,等天晴再剥,他就踏踏实实上班了。

今年的大秋基本结束,真是科技的力量啊!短短二三十年,我们的祖国发展——快!

不感慨了,带上老妈烙的肉饼,冒雨回家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已到秋分时节,掰棒子,种麦子,割豆子,刨花生……地里的农活一样样开始忙碌起来。...
    风中荷阅读 3,942评论 1 1
  • 今年的秋收,又和国庆赶在一块了。本来还想出去逛逛的,又奈于到处都是人山人海,就又有点犯怵,想想还是回老家一趟吧! ...
    萍水相逢小峰阅读 3,273评论 0 1
  • 印象生产队 早晨天刚蒙蒙亮,队长任民吉(刘洪水、刘士甲、林宏春都干过队长)就起来敲钟,社员们听到钟声后纷纷走出家门...
    秋季的银杏树阅读 3,621评论 0 3
  • 我的家乡鲁务在华北大平原的京杭大运河边上,就像大绿缎子氅联襟上缀的一个疙瘩绊儿。 或许是应了那句俗话:子不嫌母丑,...
    AMSSZ阅读 3,244评论 0 5
  • 今天青石的票圈出镜率最高的,莫过于张艺谋的新片终于定档了。 一张满溢着水墨风的海报一次次的出现在票圈里,也就是老谋...
    青石电影阅读 13,536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