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是出了名的爱吃零食,
上班时吃,煲剧时吃,
连坐车赶路都不忘一众人分享花花绿绿的瓶瓶袋袋。
据说在过去的2016年,
国人轻轻松松吃掉了200亿元的零食。
最近一部美食纪录片《中国人的零食》,
刷新了四海八荒美食达人们对零食的认知。
这部让无数吃货们狂飙口水的片子,
究竟有什么爆点能够引起我们共鸣呢?
一起跟着不二叔来扒一扒。
▼
《中国人的零食》上
《中国人的零食》下
从长三角到天府之国,从海之滨到大草原,
无论是鲜美的肉食,还是大地的珍奇,
都滋养出生活里的美好滋味。
有人说,人类选择食物的历史,
其实也是人类自身的发展史。
我们所能做的,
也许只有感恩生灵与大地,
将美食融入我们的闲暇时光。
因为食物带给人们的,
已不仅仅是生存的需要,
更多的是时光中味觉的记忆。
吃出来的“闲”文化
嗑瓜子、剥核桃、嚼口香糖......
在不少中国人心目中,
零食虽小,
相连的却是一个有意境的“闲”文化。
也难怪有人说,
零食不只是一种吃食,
更是疲惫生活中的白日梦想,
是麻木舌尖上的心灵鸡汤。
而今,
零食已成为我们休闲时光的美味陪伴,
更是我们关于各种生活的味道。
面对压力大、节奏快的都市生活,
大家都愿意通过寻找这样一种方式来为生活带来新鲜感。
享受零食作为对辛苦工作的犒赏,
以及提升幸福感必不可少的因素。
小零食,大智慧
除了这样一种“闲”的生活方式,
美味的零食背后,
亦有对食材的理解,
其中饱含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而后者也正是透过零食
将千百年制作工艺的传承体现出来。
从60年代到现在,
当我们逐渐体会到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美味魔力时,
所需要的品类和制作方法,
也越来越考究,
越来越精细。
比如在镜头里,
新鲜的果蔬比加工前的种子更为诱人,
但是新鲜果蔬时令短暂,不易保鲜。
于是聪明的国人就采用糖、蜂蜜
或者自然风干的方法来保存果蔬,
这一方法不仅使果蔬的保质期变长,
并且赋予了其与新鲜果蔬不一样的特殊口感,
成就了另外一种美味的零食——蜜饯。
这些留在时光记忆的中国传统零食进化史,
不仅表现出中国人对零食最真实的热爱,
亦展示国人对食物花样吃法的天赋与投入。
那些年,我们爱过的零食
无论是在饥荒的60年代还是物质丰盈的70、80年代,
都不乏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各款零食。
它们或者取材天然,
又或者充满了工业气息,
都无一例外能够勾起一代人的集体回忆。
60后:零食是个稀罕物
60年代物资匮乏,
大多数人还都在为温饱而奔忙,
零食用粮票换取,
更大程度上是奢侈品,
大人们不舍得吃留给孩子,
算是孩子们为数不多的小甜头。
在那个年代,
零食虽在形象品质上比较质朴简陋,
却享受着相当高的礼遇。
70年代:穿越时代的经典
随着物质生活的缓慢回温,
一批堪称经典的零食,
也逐渐开始流行于人们的生活中,
有些甚至直至今日仍不失热度,
经得起岁月的考验。
80、90年代:不只是能吃的零食
到了80年代,
改革开放的春风带来的不仅有新的生活观念,
更有零食的演变。
进口零食悄悄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不少有创意的零食将好吃与好玩结合,
不二叔欣然发现,
这个年代对零食的追求又上升了一个境界,
零食的文化也具备了划时代的意义。
《中国人的零食》为我们诉说了“定制”零食的秘密,
引导我们更深入地思考零食
这一特殊食物博大精深的内涵。
共有的文化认同和满足感,
让不二叔更加相信,
不管岁月如何更迭,年代如何变迁,
也不管我们处在哪个年龄层,
零食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需求,
带来的幸福感会一直伴随我们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