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翻译:最高层次的善就好像水一样。水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总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水从本质上讲最接近于“道”。居住在可以为善的地方,心胸沉静而不可测,待人友善、仁爱,说话恪守信用,为政能把国家治理好,做事能够发挥所长,行动能够把握时机。正因为不与别人争,所以也就没有过失。
思考:上善若水是从小便耳熟能详的,也是父母、老师一直教导的,可如今想想,另有千秋。水是世界上最柔软的物质,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刚猛的物质,这是符合老子辩证法理论的,时移势易。风平浪静时的水时上善之选,那么狂风暴雨、甚至飓风海啸时的水便不是上善了吗?嗯,不是了,道的法则之一便是对立转化。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从对他人是否有益而言善与不善,那么水为恶的时候也不少。不过老子所讲上善若水的境界还是值得大家去学习的,与善恶无关。
第九章
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翻译:杯子里的水满了就会溢出来,不如适可而止;打造的武器太锋利,反而容易折断。屋子里金银财宝太多,反而容易被抢夺;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就会给自己留下祸根。一件事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蓄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思考:做实为人都要讲究一个分寸,度的拿捏就是你对规则的理解。老子所讲便是顺应规则,当进则进、当退则退,不可极端。要知道否极泰来、物极必反,当你极致地追求一种状态的时候与之相反的极致也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