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标应该是高远而笃定的,大处立志。
(人生的意义在于利益他人,奉献社会,有了这样的目标,心里装的人越多,生命动力越足)。
2,大学八目:
格物,保持觉知的清明,不要被外“物”(外在一切人事物)带跑了,随物起“欲”。
致知,觉察自己内心的能力。不被物欲所牵引,当下显出来的就是本俱的觉知,物一格,知即显。
诚意,起“欲”也不要紧,要诚实不自欺,勇于面对内心的欲望和念头,“意”就是心里升起的念头,觉察内心从觉察念头开始。
正心,进而纠正调整,辨别道理,而决断善恶
修身,拿着剪刀剪自己的言行
齐家,在私生活圈,赢得别人的尊敬
治国,干好自己的工作和事业
平天下,善待陌生人,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体现善良和智慧的明德。
3,实际的用功次第和方法,
知止,明确目标和方向,知道努力的分寸,行为的边界
定,这样之后就不会再动摇,外在的种种事情,不能再扰动我们的内心
静,内心变得平静了
安,身心都安宁
虑,身心冷静后就可以思考内心和外境的种种问题
得,就会有所得,不仅得到事理上的收获,而且。。
4,对“格物致知”理解有两种,
一是,研究外在事物,找到事物背后的“道”,
二是,向内探求内心世界,
之后最重要的是“反诸身”,即求万物之理后,指导我们更好的做人做事,内在明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