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心,寻根,入道

宋·白叟玉蟾子辑

凡参玄宗不难得手,难从性宗参入。如从此入,便得渊源。倘错行路径,如书空寻迹,披水觅路矣。

修玄之理,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古人章句之中隐隐在焉。天不言而四时行,人身阴阳消息,人不能使之然也。

大道之妙,全在凝神处。凡闻道者,宜领此意求之。凝神得窍,则势如破竹,节节应手。否则面墙而立,一步不能进。

学道之人,须要海阔天空,方可进德。心宜虚空,神宜安定,能使心不动,便可立丹基。

学道之人,以养心为主。心动神疲,心定神闲。疲则道隐,闲则道生。胸次浩浩,乃可载道。

邪说乱道久矣,采战、烧汞、搬运皆邪道也。年少者、不笃信者、遑遑趋利者,皆未易言此道。欲修此道,先宗一淡字。

仙凡界、人鬼关,全在用功夫。然用功夫者,如擒狡兔然,稍懈则兔纵,稍紧则兔死。须于空虚中觅之,否则何足言功夫哉。

凡人心不内守,则气自散。若能时时内观,则气自敛,调养脏腑,久之神气充足。古云:“常使气通关节透,自然精满谷神存”。

静时炼气,动时炼心,下学之功毕矣。

须节欲。先天必须后天定。

动时茫茫,不如此心久在腔子里。学道者要先知收心法,再言静功。

欲学玄功,须先时时瞑目,一日间静坐几刻,再来问道。

聪明智慧不如愚,学人只因伶俐二字,生出意见,做出许多坏事。今欲收拾身心,先从一个愚字起。

天之生人,人之所以生而不死者,于穆不已也。人若无此不已,则气绝矣。故天地以气机存,人亦以气机生。能炼住气机,便与天地同寿,便不息了。不息则久,中庸言之矣。

定其心神,方可言道。要入玄关,须用定力。定则静,静则生。不但静中能静,必须动中能静,方见功夫之力。神定,内一着也。事来心应,事去心止。气定,外一着也。

语谨形正,语端气峻。下学要紧处,全在正气安神,忘心守口而已。

修道原从苦中来,但得清闲处便清闲,此即是道。且更须忙里偷闲,故人能偷闲便有闲。不然,则终身无宁晷矣。

心乃一身之主,故主人要时时在家。一时不在,则百骸乱矣,所以学道贵恒。始勤终怠,或作或辍,则自废也。

“四大威仪皆是假,一点灵光才是真。晦藏灵明无多照,方现真如不二身”,则此一点,如剑上锋,如石中火,一现即去。故修养家,要养圣胎、孕婴儿者,此也。功夫如不早做,及至精干血枯,屈曲蒲团,有何益哉。

令人慕道者多矣,俗网牵人,是以道心不进。至人非不悯世,奈世人自纠葛何。今为学子脱此苦恼,略敷数言。夫心之动,非心也,意也。神之驰,非神也,识也。意多欲,识多爱。去此二贼,真性圆明。不欲何贪,不爱何求。无贪无求,性如虚空,烦恼妄想,皆不为累。再加炼气,金丹可成,神仙可冀。

养气只在收心。心在腔子里,则气存矣。

居尘不染尘,乃上品也。其次避之。

清静二字是换骨法。

凡人能治心,便是道中人。若全消俗障,何患乎不成。

虚之又虚,与天合体。空空空,空中有实功。若还纯寂灭,终是落顽空。

静坐者,不在坐时静,要在常时静。

灵台不灭,慧觉常存,此道之至宝也。然无形无影,莫可明言。默以心会,不在外求。

神乃心之苗也。面色润泽,方征血气冲和。总要华池养得水足,意树自然花开。

昔人教人,寻孔颜乐处。此乐非章句可能寻,在天命也。心静则神清,神清则气和,始可得之。

下手功夫疏不得,因循无益。得一刻,便做一刻,念头须时时返照此处。神到则气到,气到则命坚。

敬慎二字,通天彻地。再无放心之人,能仙能佛。

人生做事,业传千古,不过此一点神光耳。然神非精不能生,而精非静不能养。欲至极虚极灵地位,须炼此能生、能养功夫。

道心常现,则凡念自退。一时忘道,则起一时之凡念。一念忘道,则起一念之凡情。须要时时提醒。

人生若幻,须要寻着真身。天下无一件是实,连此身也不是自家的,只这一点灵光。若无所依,到灭度时,何所随着,岂不哀哉。

焚香烹茶,是道也。即看山水云霞,亦是道。胸中只要浩浩落落,不必定在蒲团上求道。

学道是乐事。乐则是道,苦则非道。但此乐不比俗人乐耳。

居尘世中应酬,最是妨道。人能于尘事少一分,道力即进一分。幻缘不破,终无着处。

人当以圣贤自待,不可小视自己,则上达矣。故天下未有不圣贤的神仙。

世人当知俭之道,俭于目可以养神,俭于言可以养气,俭于事可以养心,俭于欲可以养精,俭于心可以出生死,是俭为万化之柄。若不知俭之道,惟以刻薄悭吝是趋,则于俭之道失之远矣。

无上妙道,原从沉潜幽静中得来。若是一念纷纭,则万缘蔚起,身心性命,何日得了。一已尚不能照应,何暇及他事哉。人须亟亟回首,早登彼岸。

玄功不但要养气足精,仍宜运髓补脑。家私攒聚到十分,方称富足。倘身中稍有缺乏,便是空体面的穷汉子。分明一条好路,为何不走,可惜一个神仙阙,夜间难道也匆忙。

烦恼是伐性之斧,人当于难制处下功。若不将气质变化完善,怎得成善士。

凡学道人,言语行事,必较世俗人要超脱些。若仍走俗人行径,何贵乎学道。

学道先以变化气质为主,再到与人接物上浑厚些,方是道器。

今之文人,只因理障,难以入道,不知道即孔孟之道。濂溪尧夫非此乎,不可专作道家看。要知儒与道是合一的。周邵二子,何尝出家修行耶。今人将道作出世一派而畏之,何其误也。

春桃多艳,是三冬蕴藏之真阳也。秋菊多黄,是三伏聚养之真阴也。此中玄理,意会者得之。

人为形质所累,年纪一到,则百节风生,四体皆痛。何必地狱,即此便是。倘平日少有静动,讵可免此一段苦楚。故形为我所爱,我亦为形所累。若将此一段灵性,做到把握得住时,出生入死,总由我使唤。

学道者,首以清心寡欲为主。高枕茅檐,肆志竹窗,方是道家逸品。若纷纷逐逐,何异流俗。陶养性情,变化气质,二语乃入门之始事也。

修道之人,未有不静默者。粗心浮气,一毫用不得。

有问前知者,答曰:“机从心生,事以理断。以理断事,人即神也。弃理问神,神亦不告。”

凡入玄门,只以静性为主。如目前春庭新雨,四壁寂然,草木含春,暗藏长养。理会此中,就有个究竟,不必定以谈玄为道。

人心如目也,纤尘入目,目必不安。小事入心,此心即乱。故学道只在定心。若心不定,即纸窗之微,为人扯破,必生怒忿;一针之细,为人去取,便生吝惜。又不徒以富贵乱心,得失分念,烦邪乱想,随觉即除。毁誉善恶,闻即拨去,莫将心受。心受则满,心满则道无所居。要令闻见是非,不入于心。是心不外受,名曰虚心。使心不逐外,是名安心。心安而虚,道自来居。

仙经云:专精养神,不为物杂谓之清。反神复气,安而不动谓之静。制念以定志,静身以安神,保气以存精。思虑兼忘,冥想内观,则身神并一。身神并一,则近真矣。

垢渐去而镜明,心渐息而性澄。养成一泓秋水,我不求镜物,而物自入我镜中。

有诸内,必形诸外,一毫也假不得。前贤云:“山有美玉,则草木为之不凋。身有妙道,则形骸为之不败。”故心有真功夫者,貌必有好颜色。

人心犹火也,弗戢将自焚。防微杜渐,总在一心。

天下人不难立志,最怕转念富贵二字,是钩人转念的香饵。所以每每得道者,非贫寒,即大患难之后。何也,割绝尘累,回头皆空。故孙真人注《恶疾论》曰:“神仙数十人,皆因恶疾而得仙道”,是尘缘都尽,物我俱忘,毫无转念,因祸得福也。

凡修道之人,一手握住此物,行住坐卧,不为外动,安如泰山,不动不摇。紧闭四门,使十三贼人,不得外入,身中之宝,不使内出。日日如此,何必顶礼求真仙,便是蓬莱第一座。

玄修与释家不同,释家呼此形骸为臭皮囊。道家入门,全要保此形体。故形为载道之车,神去形即死,车败马即奔。

大道之传,原自不难,是世人错走路头,做得如此费力。岂不闻“大道不远在身中,万物皆空性不空。性若空时和气注,气归元海寿无穷”。又曰:“欲得身中神不出,莫向灵台留一物,物在身中神不清,耗散真精道难得。”

“一念动时皆是火,万缘寂处即生真”,此守中之规也。进道之要,无如问心。故云:“学道先须识自心,自心深处最难寻。若还寻到无寻处,始信凡心即道心。”

学道性要顽纯,毋用乖巧。其要总在将心放在何思何虑之地,不识不知之天,此大道之总纲也。

捷径之法,推守此一心。阳气不走,相聚为元海。

夫道未有不探讨而得者。即三教圣人语录,无非发天地之秘密,接引后学阶梯。细心玩味,便知端的。

有问静功拿不住者,答曰:“万缘寂处,即是仙界。此时诚一不二,龙可拿,虎可捉。若云无拿处,仍是未空。”

光景倏忽,鲁戈难留,那还禁得执着。自一身推之,吾一身即天地,天地即吾一身,天下之人即吾,吾即天下之人。不分人我,方是入道之器。倘少分芥蒂,即差失本来。

凡有志修道者,趁得一时间光阴,便进步用功夫去,将精气神做到混合而为一的时节,以待事机之来。不可望事全方下手,是自虚时日也。悠悠忽忽,日复一日,白驹易过,几见挥戈。

三界之中,以心为主。心能内观,即一时为尘垢所染,终久必悟大道。若心不能内观,究竟必落沉沦。故《道德经》首章曰“常有欲以观其窍”者,观此窍也。“常无欲以观其妙”者,现此窍中之妙也。太上曰:“吾从无量劫中以来,存心内观,以至虚无妙道。”学子既欲潜心,先去内观,待心中如秋潭浸明月,再谈进步。

初入玄关者,不用他求,自今日始,要无漏精夜,便是登仙梯航,便是结婴种子。

修道功夫,如抽蕉剥笋,层层求进,必至头方止。

学道人全要敛藏,最忌明察。故曰:“人不藏,不能得道之要。”

万事萌芽,在乎一心。心动则机动,机动则神明而合之。故曰,至诚之道,可以前知,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修道总是炼得一个性。有天命之性,有气质之性。本来虚灵,是天命之性。日用寻常,是气质之性。今一个天命之性,都为气质之性所掩。若炼去气质之性,即现出天命之性,而道自得矣。

先天一气,本属无形,妙能生诸有形,所以为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之根本也,而道之源头在是矣。

真言数段,性体、性源,将历来圣贤未泄之天机,不惜一口道尽。



然理虽载于书,法仍传于口,必待圣师口诀真传,下手方有着落。

学人切勿自作聪明可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185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4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684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64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8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74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25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61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17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45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94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51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88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7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27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80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清塘荷韵春意俨然入吾心,袅袅睡柳梦偷芽。是谁为我花铺地,我又为谁把笔拿?
    清塘荷韵G阅读 259评论 2 3
  • 懵懂不知乎,年轻本慎独。 驭风随少年,恰如此情初。 是为青春故,衣袂已作书。 相思情亦起,战覆引留步。 《青春,无...
    Ulia阅读 259评论 2 6
  • 一、I标准: 常常会有人说,社会越来越冷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仿佛总隔着些什么,大家无法放下心防去选择信任,选择帮助...
    刘艳_PPT演讲力教练阅读 149评论 1 2
  • 作者:窦树山老师 《道德经》开篇第一章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 这句话的前面,似乎有什么人在问:先生,道是...
    特色传播经典阅读 22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