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篇第二」2
【原文】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总而言之,就是「真实民意」。(故为政者唯有倾听民意、兴利除弊,方能顺应民心、为政以德)”。
【注释】
“诗”,即《诗经》。相传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都会采集反映民间苦乐和讽谏时政的各类歌谣,整理后交给乐官谱曲,然后演唱给周天子听,以作为施政的参考。
“三百”,为概略之数,而非确指。如“拥兵十万”,并非恰好十万之数。《诗》经孔子编纂后有311篇,除去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的六篇,实有305篇。
“一言以蔽之”,现在也很常用,古今同意,都是“一句话概括它”的意思,或曰“总而言之”。
“思无邪”,出自《诗·鲁颂·駉》,是咏马的诗句。通常有两种解读:一是按字面意思解作“思想纯正”。但此解似有违诗文原意,而且说内容庞杂的三百余首诗皆“思想纯正”亦过于牵强;二是按训诂解作“无虚”或“直”,意即“诗三百皆为真情流露之作”,故引申为“真实民意”。此解似更合乎情理,故从之。
【评析】
本章的“诗三百”“思无邪”看似与上一章的“为政以德”毫无关联,但实际上却有很深刻的内在联系。
《诗》源自士大夫阶层和民间,然后被诗官采集给为政者。民以诗言志,而志发于心。故《诗》即真实的民心民意。因此,“诗三百”的实际效用就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民意调查,是古人以诗歌的形式对“为政”效果的反映。
因此,孔子实际上是在向为政者指出:“诗三百”实乃民心所在,“为政”绝不可无视民意、违背民心。
由于“诗三百”代表“真实民意”,因此从其褒扬中,为政者可以明为政之得,故可以兴利;从其讽谏中,为政者亦可知为政之失,故可以除弊。如此察纳雅言、知所诫勉,“为政”方能有的放矢、顺应民心,“为政以德”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
《尚书》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古今中外,从来没有无视民心民意而能“为政以德”、天下大治者。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说:“天下治乱,出于下情之通塞。至治之极,小民皆能自通;迨于大乱,虽近臣不能自达”。意思是说,天下治乱与否在于是否能够下情上达。最善的治理,即使底层百姓的呼声也能被高层听到;而最糟的治理,就连高层身边的部属也不能表达意见。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民意的为政传统。相传上古尧帝之时就已有用于听取民意的“一旗、一木、一鼓”设置。所谓一旗,即“进善之旌”。凡有进献善言者,便可站到旌旗下,太子要随即前往倾听;所谓一木,即“诽谤之木”。凡有批评为政过失者,便可将意见写在此木之上。此亦华表的由来;所谓一鼓,即“敢谏之鼓”。凡欲对为政者有所劝谏的,便可敲击此鼓,官员闻声当前来求教。
至周朝时,太子除了要效仿帝尧故事设进善之旌、诽谤之木和敢谏之鼓,每天还要做另外三件事,以加强对民情民意的体察:一是“鼓史诵诗”。指乐师通过诵《诗经》,让太子感受治乱兴衰之下民众的各种心声;二是“工诵正谏”。指乐工通过背诵历史教训以劝谏太子;三是“士传民语”。即通过士人及时向太子传达民间评论时政的歌谣。这些周密的设计,都是为了使为政者能够及时了解民意,以尽量避免为政的失误。
当然,在专制极权社会,所有这些看似精巧的设计,都因为缺乏制度保障而不可能得到真正有效的实施。因为当权力与民意发生冲突时,专制权力要么是给人民一个“胶带”而不是给人民一个“交代”;要么就是用暴力镇压民意。只有在民主和法治社会,民意的自由表达才能获得法律的充分保障,苏东坡所谓的“至治之极,小民皆能自通”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对于崇尚仁道的为政者而言,创设能够保障自由表达和充分听取民意的制度架构,才是“为政以德”的务本之举。
在现代社会,互联网已经取代了《诗三百》,成为民意表达最主要的通道。虽然“诗三百”对于现代社会只余下文学价值,但“思无邪”对于为政者的意义却始终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