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近年来,“反腐倡廉”成了人们耳下的热门词汇,“高官落马”的新闻层出不穷。“反腐倡廉”的提出是对当今官场黑暗势力的一种曝光与整治,那么有关官场,古代社会又是怎样的一种情形?晚清文学家李伯元创作的长篇小说《官场现形记》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末端时期的官场展现得淋漓尽致。读后令人心生怨气,却又感叹于它的现实。
一、内容概述
《官场现形记》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共五编,60回。整部作品以晚清官场为主体,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封建社会末期官员的腐败、丑恶姿态。它由三十多个相对独立的官场故事组成,作品涉及的官僚十分广泛,上自皇帝,下至佐杂小吏,虽官职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无一不为了发发财而做官。小说通过对一个个不同官场故事的叙写,表现出当时官员的贪婪、官场的污浊、政治的腐朽。
作者李伯元生于书香门第之家,年幼丧父,于是投靠在山东城阳做官的堂伯父李翼青。26岁那年,他参加考试,中了第一名秀才,翌年赴江阴乡试,按成绩,应名列金榜,可是典试官却借口李翼青有“叛逆皇法之前科”而株连子侄,最终李伯元名落孙山。通过李伯元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此部作品除了大胆反映与批判当时官场的黑暗现实之外,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腐朽官场的深恶痛绝。其开创了中国近代小说批判现实的风气,也因此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被列为中国古典十大珍本小说之一。
二、理论与方法
《官场现形记》以犀利、嘲讽的语言,大胆揭露了官员爱财如命、贪得无厌、卑鄙世俗的丑恶嘴脸,尖锐地抨击了晚清时期黑暗的官僚制度。于当时而言,首先,《官场现形记》是现实社会的真实写照。其次,官场存在腐败之风是必然的,但作者笔下的官员几乎个个都是贪官污吏,无所作为,极度批判态度贯穿始终。官场的堕落即体现出人们道德的沦丧,思想的麻木。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批判的同时也想通过极度恶化的官场来唤醒人们的良知,改变人们迂腐的思想。
提起晚清,那是一个腐朽落后、混沌没落的时代。晚清走向灭亡,与官员的不作为可以说是有直接的关系。反观如今,官场不正之风仍未泯灭,国家治理之不足之处仍旧存在,甚至在《官场现形记》中我们总能找到几处似曾相识的情景,那么于现在而言,《官场现形记》最大的意义则是警醒我们“以史为镜”。
三、个案分析
小人物及故事情节的处理:
小说中的人物,除了会试落榜后在京城里捐官的赵温、因案子被人告发后花钱疏通安然无恙的黄道台、为保官职逼迫亲生女儿做羊统领第九个小老婆的冒得官等等这些故事的主要人物之外,对于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些小人物,作者也是将他们刻画得十分精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可谓是将人物描绘得活灵活现,读的过程中感觉就像生活中离我们很近的人一样。
比如:心机细密的钱典史。文中有一段钱典史说道:“常常听见人说,翰林院里的人都是清贵之品,将来放了外任,不是主考,就是学政,自然有那些手底下的官儿前来孝敬,自己用不着为难,然而隔着一层,到底不大顺手。”这段极富讽刺意味的语言描写可谓是十分贴近我们的生活,将贪官污吏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做官人鄙陋的想法暴露无遗。
而在故事情节的处理上,文中讲道:钱典史原想借赵温走他的座师吴赞善的门路而巴结赵温,后来在一次聚会上他见吴赞善对赵温很冷淡,从那以后,钱典史的态度开始大变特变,不再把赵温放在眼里。这一情节的设置,将世态炎凉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评价
陈子展认为,《官场现形记》也是一部社会史料,它所写的去是这时最下流的上流社会:官场。他所写的官场现象,正是满清亡国现象。阿英同意陈子展的说法,《官场现形记》一书虽有许多缺点,然实足使读者能以了晚清的政治以及社会。在我看来,《官场现形记》是一部暴露官场黑暗、剖析中国晚清时期政治统治的力作,是一部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作品。
结语:黑暗腐败的官场让人痛恨、愤慨,官场的风气决定社会的风气,而社会的风气则决定国家的兴衰。《官场现形记》带给我们的是:以史为鉴。为官者在其位,谋其职。
参考文献:《官场现形记》的点评鉴赏
谈《官场现形记》的艺术特色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