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一张照片刷屏了,“史上首张黑洞照片”,不出意外的话,大家都应该见过这张照片。
图片发自简书App
看着这张有点像点燃的煤球的照片,大家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疑问:什么是黑洞?为什么要给它拍照片?用什么给它拍的照片?……等等。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都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想去解答这些问题。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章,我才知道原来这一张照片的“冲洗时间”就花了大约两年。
文章里还有这么一段描述:黑洞视界面在我们看来只有针尖那么大,就像站在地球上去观看一枚放在月球表面的橙子。
读完这段描述,这张照片带给我了无限多的惊奇,忍不住再一次感叹宇宙真是太神奇了,当代科技真是太伟大了,同时也会对这张照片背后的科学家们产生崇高的敬意,一种无比自豪的兴奋感也油然而生。
于是,昨天一整天我都和同事们都在讨论这张神奇的照片,顺便还谈论了爱因斯坦和霍金。
嘿嘿,这种感觉真是太奇妙。想象一下,我们正津津有味地谈论和生活相差十万八千里的东西,这种感觉是不是非常的匪夷所思?有的时候,科学走进生活的方式就是这么的与众不同。
仔细回想了一下,上一次激烈讨论如此深奥的话题是在电影《流浪地球》的热播期间。当时我看完影片之后,就控制不住想和大家分享这部优秀的影片。
虽然它是科幻片,是根据刘慈欣的小说改编的电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纪录片。但是它带给我和这张黑洞照片同样多的惊奇感受,面对浩瀚宇宙时体会到了人类的渺小,以及未来先进科技带来的视觉冲击,都太震撼了。
为什么和日常生活完全不搭界的科学,我们乐于分享?
这是因为这张照片和这部电影充满了惊奇的力量,而这个力量属于高唤醒情绪,它能够瞬间点燃我们的行动之火,让我们更有分享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