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里,他死了。我深深地感觉到,内心深处的某种缺失,被成全了。那是曾经冥冥之中所指向的归宿,并不明确,却有迹可循。在我快要忘记的时候,他做了我那些年里没有做的结束。说不清楚是他的苦楚更多,还是更加胆小,亦或勇敢。一个连死的都不怕的人,却惧怕于面对。他所要面对的一切,可想而知。
我不知道该怎么样评价他的选择。当然我深知,他的离开或许在极大程度上就是被别人的评价所累。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惧怕于自己内心深处所营造的别人的评价氛围吧。这一场对错,很难言说。很多时候,身处于众生之中,被理解是一种枉然的追求,而被尊重更是一场奢望。越来越多的声音说,我们还是应该忠于自己。似乎,这是一场我们与周遭的较量。可是更多时候,逃不过的恰恰是那些再清晰不过的自我评价。原谅这个世界很容易,放过自己却太难。当我们的好不被周遭世界所理解的时候,生活并不十分地艰难。而更可怖的是,自我世界摧枯拉朽般的溃败,而我们无力扭转,又太难接受。究竟从曾经的优秀到后来的他,其间经历了怎样的起承转合,如今已然不得而知。而我却深信,他选择这样的结束,一定也经历了耗时已久的挣扎、无力与绝望。
很多人说,生活总归条条大路,又何必执着于眼前种种;有人说,别想那么多,该会发生的总会发生;有人说,熬过去就好了;也有人说,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总是很擅长于在别人的生活里做一个看透世界的智者,全然忘却自己回头也面对着的一身泥泞。后续的新闻等了好久才姗姗来迟,铺天盖地讲述他的颓废。对于这样的舆论导向,我有些生气。硕大的“颓废论”标题似乎解释着他缘何离去,也含糊地定义着他过往的人生。我想,真正让他选择死去的,不是那些报道里所谓真实的内容,恰恰是那些报道所指向的质疑与讨论。令他惧怕而选择离开的东西,终究还是在他死后发生了。真真应了那句玩笑话,苍天饶过谁。
这是一个崇尚自律,膜拜行动力的时代,所有的颓废都被定义为咎由自取;这也是一个廉价贩卖道理与心灵鸡汤的文化语境,每个人都自诩活得高级与通透;这同样是一个话语权下放,高度自由的网络空间,每个人都可以对别人的生活趾高气昂地评论一番。我们都有可能是评论者、吃瓜群众,亦或分分钟变身网络舆论的风暴中心。优秀有的时候是一种自我要求,而更多是一份个体生存指南的最高奥义。每一场落败,需要的不仅仅是纯然的自我接受,还有更多的强大、承受与应对。自律没有错,行动力也没有问题,但是如若这个世界的规则仅仅简化为热血-努力-优秀的单线循环,越来越多的失落、焦虑、抑郁……也就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
生活并不总是能过成那些“应该”的样子。我想,我们还是多给自己一些宽容,也多给他人一些尊重吧。承认这个世界有太多我们做不到的事情和看不尽的空间,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不必事事都苛责自己,更不必时时轻言别人生活的对错是非。网络空间给我们说话的自由与权力,而我们需要有更多的涵养和智慧学会适当沉默。我想,真正健康的社会舆论环境,不是纵容每一个人的评价与喋喋不休;不是我们试图理解每一个人,并被每一个人所理解;不是逼迫自己活成大家想要的样子。而是,学会良善,学会适当沉默,学会理解,学会宽恕,再不济,也至少学会尊重。这个社会所崇尚的正能量不应该仅仅是每个人的优秀与标准化梦想生活的实现,而是每一种生活都被尊重,每一种状态都被宽容,每一次选择都享有足够的自由。
有些时候,生活仿若一股魔咒,纠缠不开。有些人熬过了,庆祝新生;有些人跌入更深的谷底,经历更蚀骨的难过;也有人离开,以选择或者被选择的姿态。我想,这一切都值得被尊重,值得被免于议论。当我们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的时候;当我们无论怎样都不被这个社会与周遭赋予压力的时候,或许,真正意义上的放过自己,接纳自己才更容易被实现吧~所以啊,不管他是不是真的死于颓废,又如何呢?
其实,还是有很多的人在经历着这样或那样的挣扎与苦楚吧。有很多的无力与难过,说出来显得矫情,而沁入内心深处,又是切切实实的绝望,难言喘息。我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我不确然地知道,在每一场挣扎里应该如何摆脱。那些应该强大,应该放宽心,应该努力之类的宣言,我相信你们也不止听过千百次。有些不乏道理,当时也觉得醍醐灌顶,可生活从来都不是听过一些道理就可以变得简单顺遂的。我在不断告诉自己的是,当周遭突然陷入混沌,就静下心来欣赏这个世界原初的一体化状态,不必执着于曾经丝缕分明的清晰;若不慎一脚踩入泥泞又无力自拔的时候,学会安静地自处,默默蓄积能量,等待时机,学会顺势而为。
人生的意外有很多,不如意的部分占比更大。很多时候的恐惧、紧张、焦虑、难过与盼望都是一场耗费心力的竹篮打水。我们终究要活在最现实的层面,用最简单的道理度过余生。接受已然发生的,改变能够改变的,如是而已~
最妙的后来,不一定是苛求自己过上了想要的生活,而是把形形色色的生活过成了如愿又丰满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