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很短吗?
一天当然很短,闭上眼,睁开眼各一次,一天就过完了,其中睡眠就要占1/4以上,吃饭,无聊,休闲等等再来分一杯羹,那就更是所剩无几。
一天很长吗?
一天当然可以很长,你可能遇见一个人,收到新启发,或者可能公布了一个新发明,一个新发现,或者发生一个奇迹。
一天,我们大脑产生的思绪,做出的决定,数也数不清,一天,你能够受到多少启发,你有注意过吗?
很幸运,我在一天之内受到了一个启发,分享给大家。
昨天上午,接到了一个平安客服电话,这种银行电话,你们知道的,大概就是卖产品,或者劝你分期还款,给银行挣利息。
本来我打算挂掉,没想到,电话那头说了一句:“亲爱的张女士,您的生日马上就要到了,祝您生日快乐!”这波操作,我很服气,这是第一个送祝福的,而且还不是银行一罐的短信!
这是用到《细节》里秘籍——仪式感,同时还有这个思维技巧——我们总是高估对某一个人的了解程度,因为一方面对方的喜好随时间在变化,另一方面由于关系固定,导致不再用心挖掘对方的喜好。所以不管是老朋友还是老客户,都别用老眼光去看一个人,有必要不定期安排一些非正式沟通机会,促进彼此的了解。
我是平安老客户,平安给我新体验,主动制造了新的沟通机会。然后,又想到了海底捞,等等等等,也就几秒钟,脑海里飞过无数念头。
你看,我们的脑袋多么会自传。
言归正传,就这么一心软,我收回了挂电话的念头,想听听她还要说什么。哪怕电话那头的声音,一听就不是真人,凭我感觉这不是真人,于是忍不住问道:“你是机器人吗?”
你猜怎么着?机器人就是诚实啊,电话那头回答:“是的,我是机器人”
接下来,她说要问我对平安的评价以及是否想了解近期的新产品。这件事,让我一下子,对人工智能,放下了强烈抵触心,尽管机器人的温度永远抵不上真人,可是我突然想到一件事,可以让人工智能,帮我们人类去做一些琐事,原来就缺人工做的事,能够增进我与更多人之间的链接温度。
到底是什么事呢?
我先讲一个罗振宇老师朋友的故事——他一个朋友,从单位辞职下海开了一个文化公司。那个年头,所谓文化公司,其实没有什么主营业务,接到什么单子,就做什么业务。
他办公室,就一个大屋,他自己的办公桌在中间,其他人围着他。
罗振宇老师说你这是在干嘛呢?他说,我暂时也没有什么能力,也不知道机会在哪儿,我就把先把自己变强大再说。怎么变强大呢?用一套方法,让别人觉得自己很强大。
其中一个方法,就是整理名片。他每天跑各种场合,搜集各种名片。回来后,让同事帮忙做整理和归类。
最主要的归类逻辑,就是哪天认得这个人的。归好类之后,他就会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节律,跟这些人互动。
比方说,我刚跟你分开,大概一两小时之后,我和你互动一次。
一个星期之后,我再跟你互动一次,说我在网上搜到你们公司有这么一条消息,我看到了,发给你看看。
再过一个月,再互动一次,跟对方请教点事什么,看看能帮对方一点什么小忙。
再过一年,同样的道理,总之就是不停在人面前露脸。于是他的员工帮他管理各种各样的外界联系。
他跟我讲过一句话:做什么事都无所谓,只要你每天坚持这样做,生意自然就来了。
比如,他认识过一个油田上的宣传干部。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地交往过几年,中途帮过对方一点小忙,就是打听个事什么的。有一次,油田上要编一本书,就问这位文化公司整理名牌的老总,这活儿你能不能干啊?那还能说不能吗?当然能啊!这生意也就做成了。
他通过让员工整理名片数据,从而把自己变成一个交游广泛、充满善意的人。
哇,这个是不是太棒了!接到这个电话以后,我突然想到,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工,做这些以前很少有人做的事,又不会抢占工作,又能解决困难,还能提高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效能。这个工作,人工智能,你觉得如何啊?
原来一直很担心,人工智能只会抢占工作,害的大量真人失业,如今,突然明白,人工智能可以做很多本来没人做的事,而人可以去做一些更不一样的事,这么一看,之前的担心似乎也挺多余的。这个启发,挺不错!
你今天,听到了哪些好故事,受到了什么启发呢?欢迎留言一起聊聊有趣的,满是启发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