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物游心痴绝处

时值仲秋,在古广德湖的平原上,闰六月的暑气并不愿轻易撤退,它似乎还在静静地等着一段缘分。
记忆中,农历七月还停在秋天的江南,并不多见。它没有北国秋天的肃杀高冷,也没有南国秋天的成熟娇媚。在我看来,不是春夏秋冬塑造了江南,而是江南镂刻了一年四季。而刚好,乘物园和长寿寺就是古广德湖平原上镂刻这秋天的神奇刻刀。
走进乘物园,还带着昨晚命盘的余恼,走出长寿寺,满心的焦灼已消失殆尽。内心一片澄净。
“乘物游心”,乘物园有一种盆景式的自然美,既有匠心又有随性。它嵌满了江南典型的美,小桥流水人家,凉亭楼阁戏台。修旧如旧,葺新仍旧,正因为这样,当你走进来,你会恍如隔世。静立其中,你可以遗世独立,也可以高处胜寒。这就是心境。
有了乘物园的映衬,长寿寺的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便蜕掉了规制下的平庸,平添了几分画龙点睛的庄严。虽一前一后,矗于中轴线上,但它们另辟蹊径地用幽径连在一起,更多了几分“乘物游心”的随性。这是真性情。
乘物园和长寿寺,亦庄亦野,连恼人的暑气,也心平气和地把自己拒之门外。它们虽矗立在古广德湖之畔,却更像扎根在曲径通幽的桃花之源。此山此水,此寺此人,域外人间烟火,域内气象万千,没有深深的佛缘,是万难进得来的,空气也不例外。我荣幸之至。

我就这样走了进来,自然而然。就像一位素未谋面的老朋友,相见恨晚,又宾至如归。它扑面而来,热忱而静谧,我想肃立审视,却已目不暇接。我像极了一个流浪无着的游子,一旦回到家乡,便肆意地吮吸儿时的味道。我知道,有些缘分是妙不可言的。我已经想好,接下来的日子,我要仔细咂摸它们的每一寸肌肤,每一处纹理,吸它们呼出的气,感受它们平静的脉搏。这里真的太静了。
佛,把爱安静的人连接在一起。
师兄的故事很感人,像一束光照透了我的全身。我的今天是他的昨天,我的明天可能就是他的今天。乍听,他的嗓门儿大得惊人,静静地,越听越安静。真得很神奇。
走出茶室,万籁俱寂。河畔的微风,轻轻地抱了抱我的全身,它摸着我的头,轻柔地在耳畔叮咛。
仰观俯察,顾盼失神,“只因心动而景动”。此山此水此寺,明心而见性。若水三千,此一瓢足以。
真是:乘物游心者,人生痴绝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