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笔者要对比分析的,是两位相隔几十年的两位—王翦与彭越,但人们提起他们的名字时,总是不自觉地认为这两个人相差几百年的岁月,这是一种错觉,但也间接证明了后面的分析。
这两位,一个是安享晚年的大将军,一个是死无全尸的梁王,境遇之差可谓一个天一个地,两人同样都是名将,侍奉的君主都是明君,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强烈的反差与对比呢?笔者愿和大家分析一二。
与君远近
作为老秦人,王翦一出生便于有着秦国君上潜意识的信任,所谓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老秦人一直是国君仰仗的存在,而王翦与君王的关系要更进一步,少年就侍奉秦王政,军事才华有一定的名声,而在秦王政亲政后的统一战争开始,王翦便尽可能地在作战成功之后,又打消大王的怀疑,只求良田珠宝,与君和谐相处。
反观彭越,作为秦末地方起义军的一个带头者,自身与汉高祖的基本关系非常疏远,而他又是半路强盗改行的,在楚汉争霸的过程中只有当刘邦许下重诺时,才尽心尽力地与项羽交战,彭越自然在刘邦的印象中不算太好,加上彭越对于君臣间的沟通不注意,惹来杀身之祸在所难免。
君君臣臣,名分未定之时,众人有密切关系更好,毕竟这样能对于自身和君王都是一件好事,要是没有也不必惊慌,但若是名分已定,仍不知进退,让君臣关系陷入绝地,与君关系异常疏远,这着实是不应该的。
为臣轻重
为臣者自当鞠躬尽瘁,却又进退有度,以三国时期的陆逊为例,出身江东世族,却立场上偏向于淮泗集团,虽然正符合孙权扶持淮泗集团的初心,但揣摩君心过度,主动加入到二宫夺嫡的斗争中,让孙权对其的疑心更大,陆逊这位名将落得个惨淡收场。而清朝的怡亲王允祥则做到了为臣的极致,虽然身为亲王,又是掌管全国财政、河运治理、宗室事物管理等等的重臣,却从未嚣张跋扈,无论雍正怎么超礼赏赐,始终把握君臣的界限,形成一段兄弟君臣的佳话。
而王翦虽与嬴政关系没有那么亲近,但他努力地证明自己的忠心,让嬴政放下戒心,去主动信任这位功高震主的名将,而彭越呢?他没有做好这一点,与君上的交流不充分,甚至关系生疏,这让后来其他人对于刘邦的劝谏产生影响,也间接导致了自己的死亡。
面对不世之功,王翦选择了急流勇退,淡泊名利,以秦始皇不滥杀功臣的性格,完全可以颐养天年,当然,他的结果也是如此,既保全了良将名声与身家富贵,又惠及子孙后世,虽退后不再扬名,但其心已满足;彭越选择了什么?顺水推舟也,他对于刘邦“心甘情愿”的封爵,没有任何的推脱与谦虚,且加上自身战功赫赫,威望极高,难免让君王不放心,再说刘邦起于微末,更加担心权力的流失,对于功臣本身就有一些防范,而彭越的行为更加让高祖忌惮,最终导致君臣关系不再,彭越身死族灭,死无全尸,即使在死后还被做成肉酱送给各诸侯王,以儆效尤,不可谓不惨也!
在中国古代,君臣关系一直是最高层次的理念,若是把握好度,君不疑臣,臣效死力,臣不蔽君,君治盛世,这样的君圣臣贤是多好的理想盛世!
回到这两位先哲身上,皆是善用兵者以破敌国之辈,血战群龙,风从彪虎,也遇上了明君。然而境遇之差如此天地,我们当代人实应当从中学到处世立命的道理。
注:经过对历史意义的探究,我想从武庙先哲开始细节性感受历史,如有不当,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