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和心得分享”
《易效能亲子时间管理第1讲》
【引子】亲子时间管理
【学习者】月龄后2组14号+王宁
【学习时间】20190819-20
【重要观点】
1、一提到亲子时间管理,我们的反馈是:
孩子拖拉、磨蹭、没有时间观念、做事情没有计划、专注力不好、做作业、听课老是走神,家长着急,孩子不急。
2、把意识拉回到我们的童年:当我们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是否已具备当下的效率和行动的速度呢?是不是也被家长催促是一只慢吞吞的小蜗牛呢?
3、孩子与成年人不同:由于孩子们的人生经历尚浅、社会角色单一,无法体验到成人对时间管理的迫切性。根据自己的感受行动,来控制当下行为的速度和节奏。
4、我们对慢的误解:孩子的成长过程本身就是缓慢的,我们所理解的慢,并不是真正的慢。孩子一开始并不了解自己动作的快慢,是我们成人用对速度和效率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所以我们总感觉她慢,在嘴上去催促他们,唠叨他们,于是就植入了我很磨蹭,我很拖拉的信念。其实造成这种认知差距的原因是因为家长普遍缺乏时间管理系统方法和工具,我们没有具体的标准和量化的单位。所以我们只能凭借自己的感觉来判断孩子动作的快慢了。我们还给了她们一个不太准确的反馈。(吃饭的例子)。大多数时候,孩子的慢,并不是真正的慢,只是被着急上火的大人不断地强化慢的特性,强化的次数和时间多了,自然也就长成了父母心中那个拖拉磨蹭的小孩。
5、为什么家长会着急上火:首先,我们正在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到处充满了诱惑和挑战,过量的信息扑面而来,让大家应接不暇。在生活当中啊,我们不乏看到这样极具噱头的标题,养育男孩儿的十个妙招,三堂课根治儿童拖延症等等,这个时代根本就不缺乏信息和资讯,缺的是践行的能力。如果我们只学却不做,反而会因为接收到太多的咨询而变得越来越焦虑。剥开这层焦虑的外衣,你会看到焦虑背后的根源是什么?其实就是知道和做到之间的差距。
6、为什么我们把课程定义为亲子时间管理而不叫儿童时间管理:孩子们是最好的观察者,他们透过观察和模仿父母的行为来进行学习。如果作为父母的我们自己不能管理好时间,无法平衡生活和工作,每天晚睡晚起做事拖延,也没有计划或者你发现自己总是在做计划却没有结果。那么你的孩子耳濡目染在父母身边,他也会传承这些坏习惯,身教大于言传,成人时间管理和孩子的时间管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首先做好自己的时间管理,然后再学习如何引导孩子的方法,最终陪伴孩子一起去养成好习惯。亲子时间管理,他倡导的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学习,一起去制定计划,一起为各自目标努力的同时支持对方达成目标,互为陪伴、相互鼓励、同学同修。践行之路,曲折反复,一个人走很容易在疲惫的时候就停下来,亲子同修,藉由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让父母也得到二次成长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7、为什么说时间管理就是生命管理:时间本身是无法被管理的,我们只是透过对行为习惯,事件信息,空间等多个维度的自我管理,最终实现提升效率、平衡生活和工作学习,让我们的每一天都活的充实、愉快,一天天的累加,最后获得的就是美好的生命体验。
7、实际上所有的教育都是自我教育,我们要想教会孩子们管理好时间,只把关注点放在孩子身上是远远不够的,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一个成长环境,一个家庭就像一棵大树,爸爸妈妈是枝干。孩子们呢,就是这树上开出来的花朵,最终呢还结成了果子,这果子要长得好啊,你得让根系枝干都得到滋养,所以家庭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环境。
8、同时生命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探索,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来修正自己的行为,所以时间管理是人人必修的一门功课,也是值得我们一生学习的智慧。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但是却可以把自己变成一个理想父母的样子。调整好我们的心态,接下来就可以开始和孩子们一起开启同学同修的旅程啦!
【自我检视】
1、我已经做了什么?
我已经开始学习,向着一个理想父母的样子出发
2、我的下一步行动是什么?
系统的学习时间管理并践行,成为孩子的榜样
3、我希望讨论的问题是:
大家是怎样编辑学习心得的,有没有更高效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