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时间,我们经常最容易忽略的且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准确的说是实事求是的自己,有句啤酒的广告词“敬真我”,真我就是真实的自己!
前面的文章提到了两个概念,主级自我和次级自我,那么了解自己,也要进入到这个层次去剖析自己,那样才能深入和针对性去调整。
另外,我们要去了解一些客观的人的因素,如基因、生理、心理等。比如我们的大脑处理信息能力低效问题,这就决定了我们只能循序渐进去学习并获取得到知识,不是像天才或机器那样做到过目不忘。
基于以上几点才能相对全面去了解清楚了现阶段的自己。而大多数人对此看法并非如此,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会首先看到自己的优点,然后会把这个优点不断放大、再放大,甚至放大到完全掩盖缺点,以及其他客、主观因素。这就像你要盖房子,提前把地基打好、打劳固了,紧接下来的工序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前提条件,否则你把楼层起得再高,也就越危险,甚至会出现毁灭性的后果。
这样人们在准备做一件事情前,因为对自身了解不够或夸大事实,后果往往会以失败告始!人们通常是看到某人干某事获取了巨大的收益,然后就会把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收益,然后找各种理由去说服自己去从事此事。就像写作,多数人是看到别人因为写作赚到了很多钱,然后就冲上去了,可是写着写着到最后多数又中途退出了(当你听到每一位优秀的作者会花费好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去打磨一篇文章,强化输入各类信息,你或许才能明白真正的写作。)这就是典型高估了自己却低估写作本身的例子。
我自己最近也犯了一个高估自己的错误,本身习惯长期在外地生活,我想着回到老家的县城生活自然也不在话下,因为该有的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可是我才住了不到两个星期,就觉得无所适从(其实是我没有完全适应这的人文气息,没有做到入乡随俗),随遇而安暂时行不通。
“吾日三省吾身”这句古语至今仍适用,每日反省自己,才能更多去了解清楚自己,相信你也可以做得更好!
(文章编号0045,首发于2018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