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益都雨点
08·红旗渠水长
二姐有一个心愿,要到河南红旗渠去看一看。我小的时候,看过红旗渠的电影,对河南林县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劈山开岭凿洞架桥,筑造红旗渠的事迹深受感染。
这次到了红旗渠,亲临感受颇多:
未曾想到,红旗渠修建的条件如此艰苦。修渠当初,正值特殊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建渠大军住山洞,睡席棚。粮食不够,从县委书记、县长到各级干部,和民工一起上山采野菜、扒树叶做饭,一起下漳河捞河草充饥。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炸药自己造,没有水泥自己制。勤劳勇敢的十万筑渠人,苦战十个春秋,依靠自己的双手,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建成了人工天河。
未曾想到,红旗渠的工程如此浩大。斩断了1250座山头,架设了152座渡槽,凿通了211个隧洞,建造了21408座建筑物,挖砌了1516万立方米土。红旗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未曾想到,红旗渠的建成渠如此之长。从山西省平顺县侯壁断下漳河水引入林县,干渠、分干渠10条,支渠51条,斗渠290条,合计1500公里。加上农渠4281条,总长度达到2488公里。
未曾想到,当年为人畜饮水和土地灌溉而建的红旗渠,今天不仅继续发挥着解决50多万人、30多万家畜饮水和60多万亩土地灌溉的功能,而且成为了国家5A旅游景区,票价每张100元,参观者洛译不绝,形成通过文化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局面。这可能是当年红旗渠的建设者们也没有想到的。这就证明了“人只要勤劳,就不会受穷” 这样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
走过3公里的青年渠,已经热渴交加。我们吃过西瓜继续驱车来到红旗渠博物馆,这时,汽车显示的室外温度已达46·5度。看到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修渠人用过的工具、一个个沙盘模型,我们和所有参观者一样,无不被林县人民的精神所折服,并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深深的感染。随着旋律,有人轻轻哼唱:“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奇志,誓把山河重安排!”
(原载《中国散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