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堂弟组建了一个临时微信群,群名就是家人有空发发红包。建群之初为了响应群主堂弟的号召,我发了一个红包,堂弟的老婆抢到了最佳手气,高兴地在群里面欢天喜地。
紧接着堂弟老婆马上语音呼叫,教她五岁的小孩,喊从没见过面的我“姑姑姑姑快发个红包给我抢。”
不知怎么,如此这般教育小孩,让我感觉很怪异。
孩子那么小,他是一片白纸。这么小就教他讨红包真的好吗?
不禁想起小时候我父亲母亲对我完全不同的教导。
父母都是农民,80年代初农村家庭几乎上都处于物质匮乏状态。隔壁的很多父母都会教育孩子,叫他们有什么好东西都往家里拿。
比如说乡镇上面发的救济衣服啦,比如村里办喜酒时的干果零食等,孩子玩家里拿回东西越多,父母就越觉得孩子懂事,还会炫耀鼓励他们的行为。
甚至有一位妈妈竟然鼓动孩子,放学回家把学校里的凳子順回给家里用。
所幸,从小我正直善良的父亲却言传身教,身为村里的会计他会帮助孤寡老人无偿砍柴挑担,家里一做好吃的就会叫我们姐弟端给隔壁的老单身汉,在吃水还靠水井打水的年代,爸爸还安排我们帮一个人失明的孤寡老人每天去打一桶水。水提了,好多年,直到他去世。
还记得那个时候农村的乞丐特别多,那时乞丐不会讨钱,他们只要米。是真正的讨饭。除了几个特别葛朗台的会远远见到乞丐就躲开,基本上每户人家都会从米缸里面舀一杯米给他。
每次有乞丐来我们家乞讨的时候,节俭妈妈总是会叫我去米缸装上一大杯满满的米送给乞丐。如果正好遇上饭点,还会大方地邀请他们一起吃。
妈妈说,多给要饭的一点米是不会让我们家变得更贫穷的,如果不是真的穷谁也不愿意去讨饭。可是很多小伙伴的父母却不是这样子交代孩子的。儿时的玩伴他就曾经告诉我一个秘密,他说妈妈告诉过他,如果乞丐来家里讨米了,那么就把大拇指深深地塞进竹子做的量杯,再去装米,那样看上去满满的一杯米其实就只有半杯。他还不无得意地炫耀,这样米给的少了,别人却不会知道我们给的米其实是那么少。
我的父亲他对自己节俭却对他人大方。他还有一句至理名言,没人漏的,哪儿有捡的。
成年后真的发现身边那些从小就会贪便宜,私心重,耍小聪明的孩子,在成年后极少有很好发展的。
在这一点上我感谢我的父母深深地影响了我,让我在乐于付出的同时收获了更多的幸福。
无私才是最大的自私。
施比受更有福。
我深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