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窦妙被册封为皇后,陈蕃出了大力。等到窦妙当上太后,临朝主持朝政时,就把大小政事全部交付陈蕃。陈蕃和窦武同心合力,辅佐皇室,征召天下闻名的贤才李膺、杜密、尹勋、刘瑜等人,都进入朝廷,共同参与朝廷政事。于是,天下的士人,无不伸长脖子殷切盼望太平盛世的来临。
然而,灵帝的奶妈赵娆跟女尚书们,早晚都守候在窦太后身边,和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人互相勾结,起谄媚窦太后;窦太后对他们颇为宠信,屡次颁布诏命,对这些人封官赐爵。
[点评]
奶妈在前面已经多次出现,这是因为东汉有很多位小皇帝。有奶妈本来也很正常。但是现在皇帝到十几岁,不用喂奶了,奶妈在宫里无所事事,就开始走动搞事。宦官、奶妈勾结在一起,他们能够有力地腐蚀太后和皇帝的正常判断力,直到你变成他们手中的木偶为止。
陈蕃、窦武对此深为痛恨。有一次,在朝堂上共同商议朝廷政事,陈蕃私下对窦武说:“曹节、王甫等人,从先帝时起,就操纵国家大权,扰乱天下,今天如果不杀掉他们,将来更难下手。”窦武也很同意陈蕃的意见。陈蕃大为高兴,用手推席起身。于是,窦武便和志同道合的尚书令尹勋等人,共同制定铲除宦官的计划。
这时正好赶上有日食之变,陈蕃对窦武说:“当初,萧望之被一个石显,就弄得焦头烂额,更何况如今有几十个石显。我已经八十岁了,想要替将军除害,今天可以以日食为由,斥罢宦官,消除天变。”
窦武于是上奏太后说:“按过去的制度,黄门、常侍只是官吏宫廷内门户,掌管宫廷财物而已,如今,让他们参与政事,掌握重权,子弟布列,专为贪暴,天下汹汹不安,正是这个原因,应该将宦官全部诛废,以清洗朝廷。”
太后说:“汉元帝以来的惯例,世代都有宦官,只应当诛杀其中犯法有罪的,怎么能够将他们全都消灭?”
当时中常侍管霸,颇有才略,在禁宫内独断专行,窦武先取得太后同意,逮捕管霸及中常侍苏康等,都下狱处死。窦武又多次向窦太后请求诛杀曹节等,窦太后犹豫不决,不忍批准,所以,便把事情拖延下去。
陈蕃为此上书:“现在洛阳城里人心惶惶,人们走在路上都在议论,说宦官侯览、曹节、公乘昕、王甫、郑飒等人,勾结赵夫人和女尚书们,准备一起作乱。凡是附从他们的升官发财,凡是不顺从的陷害至死。满朝的臣子就像河里的小木船,一会儿飘向东,一会儿飘向西;无非是担心自己的官帽,害怕受到迫害而已。太后陛下如果不立即把这些人诛灭,必定要发生变乱而危及社稷。希望太后陛下把我的奏章拿给他们看,并让天下所有的奸臣知道我对他们深恶痛绝。”
窦太后不肯采纳。
这个月,金星侵犯房宿上将星,深入太微星座。侍中刘瑜一 向精于天文,对上述天象感到厌恶,于是向窦太后上书说:“根据占书,天象显示:宫门将要关闭,将有对将相不利之事,奸人就在主上身旁,希望紧急预防!”同时,又写信警告窦武、陈蕃,指出星辰错乱,对大臣不利,应该迅速确定大计。
于是窦武和陈蕃任命朱寓为司隶校尉、刘祐为河南尹、虞祁为雒阳令;负责掌控京畿重地。窦武奏请窦太后罢黜黄门令魏彪,让自己的亲信小黄门山冰代替;然后又指使山冰奏请逮捕长乐宫尚书郑飒,把他关进北寺狱。陈蕃对窦武说:“这帮家伙,抓住就该砍头;还审什么!”窦武不听,派山冰、尹勋以及侍御史祝瑨一起拷问郑飒。郑飒在供词中牵出曹节和王甫。山冰、尹勋立即上奏,请求收押曹节等人。奏章交由刘瑜呈递。
[点评]
陈蕃和窦武都深知宦官的危害性,欲铲除而后快。 但窦武要诛灭所有宦官,这么大的事,他不速战速决,还在不紧不慢地走程序。这就是其愚蠢之处。
明知太后同情宦官,他还不放弃幻想,仍不断上书,而且奏折呈递的每个环节传都有宦官的人,上书已明显是一种自杀行为。 至于人身安全问题,他则非常托大,谁敢轻易来动太后他爹?
窦武显然是把宦官们想得太简单了。 几朝以来, 他们行事狠辣,出手坚决果断,快如闪电,不留任何余地。宦官已多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暴起夺回皇位和诛杀外戚,如果他们一旦知道陈蕃和窦武想对他们下手,他们将采取什么对策,回顾一下历史就会不寒而栗。
九月七日,窦武休假,出宫回家住宿。负责主管奏章的宦官得到消息,先行报告长乐五官史朱瑀。朱瑀自拆阅窦武的奏章,读后大骂:“宦官放任犯罪,自然可以诛杀,可我等有什么罪?要斩尽杀绝,还要灭族?”因而大声呼喊说:“陈蕃、窦武奏请皇太后废黜皇帝,大逆不道!”便连夜召集一向亲近的健壮宦官、长乐从官史共普、张亮等十七人歃血共同盟誓,合谋诛杀窦武等人。
[点评]
窦武在慢慢地走程序,这倒也罢,这个关键时刻,他竟然休假,出宫回家。这太不可思议了!对于你死我活的斗争,他犯了兵家大忌。
曹节急忙向灵帝报告说:“外面情况紧急,请陛下赶快登上德阳前殿。”并且,教灵帝拔出佩剑,做出欢欣奋起的模样,派奶妈赵娆等在灵帝左右保护,收取符信,关闭宫门,召唤尚书台官属,用利刀威胁,命他们撰写诏书,任命王甫为黄门令,持节到北寺监狱,逮捕尹勋、山冰。山冰怀疑诏书不是真的,拒不受诏,王甫格杀山冰,接着又杀死尹勋,将郑飒释放出狱。
随后,王甫又率领卫士回宫,劫持窦太后,夺取皇帝的玺印。命中谒者守卫南宫,紧闭宫门,切断通往北宫的复道。派郑飒等持节,率领侍御史、谒者,逮捕窦武等人。
[点评]
历史上所有的政治斗争,第一等的大事,就是掌握政权的合法性问题。因为政变对垒双方是很少部分人,决定胜败的是其他人怎么站队。皇帝的“金身”、太后、皇帝的玺绶、符节、诏书,就是合法权力的象征。窦武离开皇宫,就让宦官们掌握皇宫,挟持太后和皇上,掌握全部印绶符节,取得全部合法权力, 窦武已经失去了号召力。
窦武拒不受诏,投奔步兵校尉军营,跟他的侄儿、步兵校尉窦绍,共同射杀使者。召集会合北军五校尉营将士数千人,进屯都亭,对军士下令说:“黄门、中常侍谋反,努力作战的,封侯、重赏。”
陈蕃听到事变,率领他的部属官员,和学生门徒八十余人,各人拔出刀剑,闯入承明门,一直走到尚书台门前,振臂大声呼喊说:“大将军忠心卫国,黄门反叛,为何反说窦武大逆不道?”
当时,王甫出来,正好和陈蕃相遇,听见他的呼喊、斥责陈蕃说:“先帝刚刚去世,修筑坟墓尚未竣工,窦武有什么功劳,兄弟父子三人同时赀财产累积上万,朝廷大臣这种行为,不是无道,又是什么?你是宰辅大臣,苟且互相结党,还去什么地方捉拿奸贼?”命令武士逮捕陈蕃,陈蕃拔剑斥责王甫,言辞和脸色都更加严厉。
可是,武士终于把陈蕃拘捕,送到北寺监狱囚禁。黄门从官骑士用脚踢着陈蕃得意洋洋地说:“死老精怪,还能不能裁减我们的人员数目,克扣我们的俸给和借贷?”并于当天在狱中将陈蕃杀死。
[点评]
前面,陈蕃对窦武怎么说的?对敌人“抓住就该砍头;还审什么!”现在好了,宦官们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如窦武当初听了陈蕃这席话,还会有今天这场悲剧吗? 一代名臣陈蕃就这样陨落了。
当时护匈奴中郎将张奂被征召回京师,曹节等人认为张奂新来,不知道事件本末,矫诏命少府周靖代理车骑将军,持节,与张奂一起率领五营士兵讨伐窦武。此时,天已微明,王甫率领虎贲、羽林等军合计一千余人,出屯朱雀掖门,与张奂合兵一处,在宫门下集结,与窦武对阵。
王甫的兵力渐盛,他教士兵向窦武军队大声呼喊说:“窦武谋反,你们都是皇帝的警备部队,应当保卫皇宫,为什么追随谋反的人?先投降的有赏!”北军五营校尉府的官兵,一 向畏惧归服宦官,于是窦武的军队开始有人投奔王甫,从清晨到早饭时,几乎全部归降。窦武、窦绍被迫逃走,各路军队追捕包围,他们两人都自杀身亡,被砍下人头悬挂在洛阳都亭示众。
紧接着,又大肆搜捕窦武的亲族、宾客、姻戚,全部加以诛杀。侍中刘瑜、屯骑校尉冯述,被屠灭全族。宦官又诬陷虎贲中郎将河间国人刘淑,前尚书会稽郡人魏郎,说他俩和窦武等人通谋,他俩也都自杀。
将窦太后迁到南宫,把窦武的家属放逐到日南郡。从三公、九卿以下,凡是陈蕃、窦武所推荐的官员,以及他们的学生门徒和过去的部属,全都免官,从此不许再出来作官。
议郎、勃海人巴肃,开始时与窦武等同谋,曹节等不知道,只是剥夺政治权力,后来才知道真相,将他逮捕。巴肃自己乘车到县衙自首。县令见了他,解下印绶,要和他一起逃亡。巴肃说:“为人臣者,有谋不敢隐,有罪不逃刑,既然不隐其谋,何必逃其刑罚呢?”于是被诛杀。
曹节升任长乐卫尉,封为育阳侯。王甫升任中常侍,仍照旧兼任黄门令。朱瑀、共普、张亮等六人,都封为列侯。另外,还有十一人封为关内侯。于是,一群小人得志,士大夫们都垂头丧气。
陈蕃的朋友、陈留郡人朱震,收殓埋葬陈蕃的尸体,把陈蕃的儿子陈逸秘密藏匿起来。事情被发觉以后,朱震全家被捕,男女老幼都被戴上刑具。朱震虽遭严刑拷打,誓死不肯吐露真情,陈逸因此得以逃命。
窦武大将军府的掾吏、桂阳郡人胡腾收殓殡葬窦武的尸体,为窦武吊丧,受到禁锢,不许做官的处分;窦武的孙子窦辅,年仅二岁,胡腾将他冒充是自己的儿子,跟大将军府令史、南阳郡人张敞把他藏到零陵郡境内,也得以逃命。
张奂升任大司农,因功封侯。张奂懊悔中了曹节等人的奸计,坚决推辞,不肯接受封侯。
[点评]
这场十分惨烈的重大事变,朝官和宦官兵戎相见、武力相向,经过殊死搏斗,在一片血雨腥风中,以宦官的胜利告终。尽管东汉末期朝政荒废,但在官僚集团中,仍有不少忧国忧民的正直之士,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还是想改变朝政江河日下的局面的,可惜能力所限,回天乏术。经过这次政变,“当是时,凶竖得志,士大夫皆丧其气矣。”(《后汉书.窦武列传》)尔后,在宦官集团的弄权中,东汉王朝迅速走向了衰亡。
以前张奂十分痛恨宦官弄权,却没想到自己带兵一生,最后竟然中了阉党的诡计。这也是东汉王朝气数该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