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刚刚即位的唐宣宗李忱难忍悲痛,写下那首《吊白居易》,里面便有这样的句子。
每次想起你,都让我悲痛难耐——诗人之死让帝王如此怀念的,白居易大概是第一个,可能也是唯一的一个。
但在封建社会,若总是不管不顾地去逆龙鳞,也一定会招致祸患,无论你如何被龙重视和尊敬都是如此。在被贬江州之时,情商极高的老白终于明白自己已经触碰到逆龙鳞的红线,然后很快地他便接受了教训,开始淡泊了政治,沉溺于风月,到晚年甚至开始相信起佛教来。由此,他的生活也开始平静起来,没了强烈的政治愿望的白居易,仕途也开始讽刺般地一帆风顺。
但是,淡泊了政治后的老白,却并未收敛他的影响力,特别是他在文坛的影响力。
而这一次,他和好友元稹一起,共谋了文学史上一次颇为微妙的事件,这次事件,不为屠龙,只为造神。
其实到后来你也会发现,真正的至尊,是不屑于屠龙,他们在意的,其实是造神。因为攻打杀伐,是一定会带来损失的,无论你多么强大,对手多么弱小,杀人一万自损八千的道理,大家都懂。更何况封建社会里,文人本就是贵族的依附,小小诗人的影响力如果真拿来屠龙的话,骆宾王就是前车之鉴。
而造神不一样,那只会带来收益,你好我好大家好嘛。
这一次,元白二人所造的神,就是后来的诗圣杜甫。
在这个系列的第一篇文章《那些不得其死的诗人》中,我曾这么写道:“一直到死的时候,杜甫依然只是唐代诗坛的小兄弟,遑论李白王维张九龄这些大神,单就是高适王昌龄孟浩然这些牛人,名声都远在杜甫之上。”
而且,史书上杜甫的形象,可全然不是那位忧国忧民的大诗人。
“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这是《旧唐书》中对杜甫的记载。
“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这样的评价,出自于《新唐书》。
我们知道,安史之乱之后,杜甫的遭遇一直流离坎坷。后来多亏高适和严武,他才能在成都有一段生活相对平稳的草堂时期。但在《新唐书》和《旧唐书》中,都记载了他与恩公严武之间的一个小故事:
“(杜甫)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旧唐书》)
这里的严挺之是严武的父亲,也就是说这一次杜甫喝醉了酒,踩着严武的床,瞪着严武直呼其父之名说:“你爹怎么有你这个儿子!”
从这里的记载看,杜甫的脾气其实相当之大,远非人们印象中的那位谦和忧郁的儒者。不过这严武也远非善茬,史书记载他在八岁的时候就用铁锤击碎了父亲小妾的头颅,作为武将的他“武功”也相当惊人,曾带兵破吐蕃七万余众。于是,在杜甫这次挑衅之下,“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新唐书》)
表面上,严武对杜甫的侮辱毫不在意,但心中却暗恨不已。有一天找到机会要杀杜甫和梓州刺史章彝,因为被帘钩钩住几次,左右的人有机会告诉了严武的母亲,杜甫因为严武的母亲得救,而梓州刺史章彝还是被严武所杀。
看来若不是帘钩的帮助和严武母亲的阻止,杜甫很可能已因为他的褊躁放旷而死于成都。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很多时候,人们都这样说。但杜甫此次虽免于一死,但接下来的遭遇,却是每况愈下。杜甫在蜀中的时候,严武被召回京,他马上便失去了依靠。时值秋熟,本是食物充足的时节,但杜甫一家却饥寒交迫。不得已之下,他向远在百里之外,任彭州牧的另一位好友高适乞食:
“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绝》
百年过半,却全家饥寒,大诗人落魄至此,实在是让人唏嘘,好在高适不忘旧情,“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暂时免去了他饥寒之苦。
只是数年之后,高适与严武相继去世。失了依靠的杜甫,不得已顺江而下,四处乞食。几年之后,穷困潦倒之中,杜甫死于孤舟之上。
关于诗人之死,《旧唐书》是这样记载的:
“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相比而言,《新唐书》的记载要详尽一些:
“大历中,出瞿塘,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夕)卒,年五十九。”
反正不管如何,新旧唐书中记载的杜甫都死得凄凉且难看:饿得太久,突然有机会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然后就给撑死了。
一生忧国忧民,而且才华横溢,死相却如此凄凉难看,诗人的命运,的确是让人感慨。
而且不仅如此,杜甫之死还相当地默默无闻。他死的时候,几乎没人给予他的诗歌很高的评价,当时也没有人知道,洞庭湖边那位被白酒牛肉撑死之人,将会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耀眼的一颗明星。
而且,他的子嗣,也依然生活在极端的贫困之中。
据后来元稹写给他的墓志铭铭文的记载:“嗣业贫,无以给丧,收拾乞丐,焦劳昼夜,去子美殁后馀四十年,然后卒先人之志,亦足为难矣。
这里的“嗣业”,便是杜甫之子杜宗武的次子。因为穷困潦倒,杜甫的儿子都没办法完成父亲的遗愿,后来,孙子杜嗣业一路乞讨,扶柩千里,才将杜甫迁葬于故土洛阳。
归途中,杜嗣业拜谒了有名的诗人元稹,求其为祖父写墓志铭。早年的元稹曾相当得志,一度为相,此时却在官场连连受挫。大概相似的处境,激发了他内心对杜甫遭遇的共情,此时的他,忽然觉得落魄诗人杜甫的诗歌,是如此地光芒万丈。一时之见,他情难自抑,提笔写道:
“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
简单的解释,就是在杜甫面前,其他再牛逼的诗人都是渣渣,管你什么沈佺期、宋之问,什么苏味道、李峤,什么曹植、刘祯,什么颜延之、谢灵运,什么徐陵、庾信……
此时,距诗人杜甫之死,已经过去了四十三年。若是落魄时的杜甫见到后人对他诗歌如此的评价,不知道作何感想。
只是,贬官的元稹虽然是中唐文坛的大牛,但单凭他一人,无法完成对杜甫封神。不过,他有他的好朋友白居易。很显然,元白之间交流过许多对杜甫的看法,甚至拿他和李白作比较。
但显然,二人都不怎么喜欢李白。
“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 在老白的《与元九书》之中,白居易这么写道。嗯,李白这个人,才华是有的,但达到《诗经》风雅比兴之类程度的诗篇,十无其一。
“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至于贯穿今古,覙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这种级别的诗,杜甫就最多了。而且贯通古今,格律运用纯熟,尽善尽美,超过了李白……
据说后来,唐文宗被宦官所掣,忧愁郁闷之中,不免也在宴会上吟诵起杜甫的诗来。
如此,因为元稹的发现,和白居易的推波助澜,史书里的那个让人讨厌到恨不得将其杀死的人,从此之后超凡入圣,无论是在艺术成就和道德修养上,一直被后世视为楷模。甚至有人将其视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成就的最高峰。而且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很多文人的眼中,他在诗坛中的地位甚至要高于李白。
而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便是元白二人。
正所谓,“文坛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谁敢不从?”
当然,文坛不同与武林,在这里,把“屠龙”换成封神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