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上次写的是关于择业、选择工作的底层逻辑,就是诊断你所在的岗位和想去的岗位的匹配程度,然后选择最优解。发文正赶上520,于是也稍微蹭了下热点。
这次想分享的是,决定你市场价值的主要因素。还是那个逻辑,想让自市场价值更高,也就是更值钱,得先知道影响的因素。
正文: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拿高薪,昨天我更的视频号也简单谈论了一下影响薪水高低的因素,第一、直接贡献,第二、间接影响,第三、成长潜力+强烈意愿
那毫无疑问,想到拿高薪,就要提升自己的直接贡献和间接影响力,加快学习成长的速度并向你的领导表达强烈意愿。
当然,这仅仅是直接从你当前岗位来分析的,也是当下马上就可以拿来用的方法。
但今天我想谈的是,从更高的一个认知的层面去谈个人的市场价值(暂不升华到务虚的个人价值),因为这个解决的不仅仅是当下的赚钱问题,他有可能帮助你更了解你、激发你,从而解决未来的问题。
在说这个之前,有必要先简单聊聊认知。
1 关于认知
这两年关于认知的说法被频繁提起,“得到”创始人罗胖,更是说了很多关于认知的词或者“名言”,什么这个时代,认知升级远比知识积累更重要啊 ;什么认知升维、 认知迭代啊,更是他各种场合的讲话中频频出现的词汇。
那什么是认知?网上有个小段子,相信大家都看过
你:哈哈哈哈笑尿了
妈:都多大了咋还尿裤子
我觉得这个就是认知不同的比较形象的解释。
清华大学-麻省理工(MIT)国际MBA,曾任京东集团副总裁,人称“老路”的路骋,他说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归根结底就是这一个词:“认知”。
猎豹CEO傅盛也说过, 所谓成长,就是认知升级。
那什么是认知,很多说法,我认为解释的比较好的,就是:通过海量信息不断输入,再进行自我思维模式的训练,最后输出一个判断。
简单说呢,就是你要不断通过人、书接触了解更多信息,然后自己对信息进行过滤、思考,最后得出一个你判断的结论。
所以,认知的差别,是对一件事情的理解和对某些领域、某些行业的洞察的差别。
比如,你说:我认为我没找到好工作的原因,是我没上过大学文化低;而我认为,你没有找到好工作的原因是你能力不足,达不到好工作的要求,这就是对于找不到好工作的不同认知,不同的认知会决定不同的行动方向。
人和人一旦产生认知差别,就会做出完全不一样的决定。而这些决定,就是你和其他人最大的区别。你拥有的资源、人脉,都不重要,核心是你脑海里的大图和你认知的能力。
再举个例子,比如史玉柱。最惨时,欠了一屁股债,什么都没有。靠一个脑白金,重新崛起。因为他在整个营销上的认知水平,领先了一个时代。即便失去所有财富,甚至所有队伍,就凭他对营销的理解,也是那个时代无人可望其项背的。只要他活着,随时可翻身。
绝境当中,他真正拥有的核武器,不是资源,而是认知。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认知,几乎是人和人之间的本质差别。技能的差别是可量化的,技能再多累加,也就是熟练工种。而认知的差别是本质的,是不可量化的。
就像郭德纲说艺人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那我们从个人发展角度来看,人和人比拼的,应该是认知。
我在网上找到了一个认知状态的图,说明了人们认知的四种状态。
第一种,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这种人占到了95%。
第二种,知道自己不知道——有敬畏之心,开始空杯心态,这部分人群占到了4%。
第三种,知道自己知道——抓住了事情的规律,提升了自己的认知。这个人群只有0.9%。
最后一种,不知道自己知道——永远保持空杯心态,认知的最高境界。这种人,只占0.1%。
之所以提这个,是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新鲜的启发,也希望大家都能以空杯心态,来思考新的东西,包括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有可能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再有,今天谈的是钱和个人市场价值,那么,你对如何提升自己的价值让自己值钱的认知是否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呢?
好,那回过头来谈今天重点要说的话题
2 关于市场价值因素
薪资,其实是老板雇你解决问题所付出的代价,因为工作的本质就是解决问题,你解决问题效率越高、薪资就越高。也许有人问,我是销售啊,不是技术啊,没错,那你解决的就是销售额和老板赚钱的问题。
另一个角度,薪资,也是一个人的市场价值,刚说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正比,但他其实是跟内部和外部两类因素相关的。
外部就是机遇、运气、选择等等;而内部,其实就是我们在冰山模型(可参考我上一篇文章:520 送你一份指南,帮你快速找到喜欢、又有前途的工作……)各个要素上的表现,我们的知识技能越多、能力越强、价值观/性格特质/动机跟所做的事情越匹配,你的市场价值就越高。
所以,抛开运气、选择这些很难掌控的因素不谈,我们今天从内部角度,也就是冰山模型的各个要素,来聊聊市场价值怎么提升。
说具体方法之前,我们先得有一个认识(又提到认识了哈),那就是整个冰山模型越往下的要素,越难培养、越难发现。
比如学一个知识,冰山模型,我跟你讲下马上就知道,但是提升一种能力,比如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不是听讲就行的。可是呢,也因为越往下的要素越难,相对也越能成为竞争优势。同时,你应该也发现了,这几个要素并不是独立的,冰山下面的要素会影响上面的要素。
好了,有了这个认知,我们接下来挨个分析,把时间投入在不同的要素上,会有什么结果
首先是投入到知识。
投入到知识,当然是必要的,但是,单纯用知识很难赚钱。为什么呢?
其一,当今社会,你想知道什么,网上搜索就可以了,可替代性太高比如说,你就算把百科全书背下来,最后可能还得靠卖记忆力课程赚钱,而没法通过这个知识直接赚钱。
其二,知识跟思维,是有差别的。有句古语叫“学富五车”,出自《庄子.天下》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但那时候不是纸质书、是用竹简的,而且车也是马车,所以五车竹简能装多少知识呢?最多十几万字,也就一本书。所以,现代社会,随便一个人,知识储备都超过孔子、老子、亚里士多德。但你为什么还在学他们呢?
因为知识跟思维是不一样,学的是他们的思维。而思维是一种能力,用知识解释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你会发现,单纯的知识储备,如果不能结合思维能力去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是很难提升你的市场价值的。
第二种选择是投入到技能
有一些职业是有专业门槛的,比如程序员、设计师,这属于技能型岗位,因为这些岗位有一个进入门槛,往往会让人觉得非常有安全感。
反过来,像是做销售、市场工作者,大学学习经管这种万金油专业的同学,常常会觉得“哎呀,我没一技之长,好没安全感,但实际上,门槛高,不代表天花板也高,毕竟没人想要一直拿每个工作的门槛工资,我们是往上看的。
技能的定价如何?天花板在哪里呢?取决于该技能的稀缺性。就比如到现在还是非常火的程序员岗位,市场还是稀缺的,所以,这个岗位上就可以拿到高薪,但假设有一天,更多人涌入这个岗位,供给平衡,甚至供大于求,那这个岗位的薪资一定下来了。
当然,那些有管理技能、商业思维、能解决复杂问题的程序员,薪资依然很高,但他们已经不单单是靠技能吃饭了,而是具备了很高的能力。
第三种选择是投入到能力。
有一些岗位,对技能没有特殊要求,看起来好像门槛不高,但薪资天花板却很高,而且薪资范围很宽,例如互联网运营、产品经理、项目经理、还有大多数的管理岗位。
厉害的产品经理像上亿年薪的张小龙,而一般的产品经理可能月薪才一万,他们的薪资差异并不在于技能的不同,比如谁画的产品原型图更好,而是能力高低。所以,这些岗位也被称为是能力导向型岗位。
而能力提升是可以跨行业跨职业的,一旦积累到一定高度,哪怕行业不行,换个地方一样可以值钱。
第四种选择是投入到冰山模型底层的自我发现。
冰山底部的性格特质、动机、价值观这些要素,虽然难以改变和发现,但是,如果我们对自己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然后找到跟这些要素相匹配的工作,其实也能大大提升我们的市场价值。
以上,就是决定你市场价值的主要因素。
所以,从长期来说,想要提升自己的市场价值,把大多数时间花在提升能力和认识自己冰山底层要素上面,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除开那些最顶层的人,你会发现,对于现在的大多数人来说,提升自己,让自己有更高的市场价值的关键,还是在于我们说的烂大街的“能力”,所以,如何提升能力才是对于大多数人迈向职场成功、甚至人生成功的最关键的答案。
小结:
关于认知:
1、认知,几乎是人和人之间的本质差别
2、从个人发展角度来看,人和人比拼的,应该是认知
关于市场价值因素:
1、知识容易获取,如不能用它解决问题,就没什么竞争力;
2、技能有进入门槛,其市场价值取决于稀缺程度
3、能力可迁移,并且对知识和技能也有很大促进
好,这是连续分享职场成长的第三篇,下期我想花点时间去谈谈怎么提升能力这个话题,也就是上次结尾说的提升个人时间单价,同时还有点相关的职场规划的想法也聊一些。
老潘心路:
每一篇文章都像是自己的孩子,期待他长的好看,期待他被更多人喜欢,期待他能给看他的人有些启发……
当然,尤其期待的是正在看这边文章到最后的你,你的关注和支持,你的分享和在看,是我最好的满足,谢谢你,朋友。
——2020.5.20老潘
看完三件事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我想请你帮我三个忙:
1、点“在看”并收藏,
2、关注我和VX老潘成长笔记,让我们成为长期关系
3、朋友圈分享,让更多你的朋友看到,我们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