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参加简书官方有奖征文「脑洞写作大会第二期|创意续写计划」
很久很久以前,王二娃还只是一个辗转于各个山村通过等价交换获取一部分钱财的倒货郎。
他并不知道自己以后会成为怎么样的人,是坐在舒适的真皮老板椅上,从32楼的玻璃窗远眺,是林立的高楼和徜徉的河流,还是永远是个小小的卖货郎。
王二娃从睡梦中醒过来,砸吧嘴,初春的嫩草带着一股甘涩的腥味融化在嘴巴里,有一只松鼠抱着松果,翘着尾巴从二娃面前跑过,尾巴轻柔地扫过他的裤腿,旁边箩筐里的五仁月饼透出的香气,一切都显得宁静和平和!
山村依旧是山村,而王二娃依旧是那个一年四季栉风沐雨奔波在各个山沟沟里的二娃。
王二娃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整个王家村养大了他。他也继承了王家村的传统——倒货,将山外的东西运进各个山村里,他们赚取其中的中间差价。王家村各个都是挑货的好手,一眼便能相中好货,拿到封闭的大山村里,准能卖一个好价钱。
但是,随着公路修通,交通逐渐便捷,曾经走南闯北最时髦的倒货人已经快要面临被淘汰了。
王二娃望着箩筐里的五仁月饼,一个也没卖出去,想起李家村的婶子说的话,“二娃啊,我家闺女在网上给我买了一盒什么蛋黄流心月饼,这五仁月饼我们下回再买!”时代踩着风火轮滚滚前进,而二娃和王家村的村民似乎被甩在了后面。
二娃想起那个梦,再看眼前的月饼,他又挑起了扁担,不过这一次的方向不再是山村而是城镇。
赶在中秋节前做出的月饼,是王家村人另一项自豪的手艺。月饼皮薄且甜而不腻,馅料也是选的上等的坚果,包括桃仁、杏仁、橄榄仁、瓜子仁、芝麻仁五样再加各类果脯,真真是个个皮薄馅儿足,圆滚滚地码在箩筐里,惹人注意。
这天恰好是镇上赶集的热闹日子,马上就到十五了,月饼最俏的日子就这些天!
二娃将箩筐放在自己面前,月饼散发的香气和喜气的造型引得路人和旁边的摊主频频探看,不过几刻钟的光景,箩筐就空了,还有没买到的客人拉着二娃问什么时候再来。
二娃挑着空荡荡的箩筐,买了些当下时鲜的水果,迎着落入群山中的太阳遗留下的橘红色尾巴,踏进了王家村,直奔村长家。
二娃将连日来在山村里的失败与今日在城镇的哄抢细细地说给村长听,他想要将王家村看货、挑货的本事和做月饼的手艺与时代接轨起来,这个当了半辈子村长,前半生都是挑着货用双脚丈量着各个山村距离的男人,深深地吸了一口土烟,“好!咱们王家村人也不能干一辈子的倒货郞。”
总有人愿意撕裂黑夜,将破晓的黎明带到你的面前。
从那天起,王家村的村民不再每天翻山越岭挑着箩筐进村卖货,而是在村子里做起了月饼,二娃也带着几盒手工月饼到各个城镇上寻找较大的酒店和商场的负责人,谈供应月饼和各类糕点的事宜,回村之前,还去了一趟政府,详细咨询了一下招商引资发展糕点生产供应的事宜,王家村其实也一直是政府重点想要发展的村落,刚好一拍即合,谈妥了一系列相关事宜。
从此,王家村在二娃的带领下,走上了真正的致富路。
有时候机会只是一念之间,如果你伸手牢牢握住,人生的轨迹改变也可能只是一瞬之间。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也可能发生在你我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