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一名戴着眼镜,头戴小白帽的中年妇女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就坐在人民大会堂的中央大厅参政议政。她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女科学家或各部门的女领导,而是从大西北的黄土地上走来的一位回族农村妇女,她叫马慧娟,她的另外一个身份是“拇指作家”。
马慧娟今年38岁,是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镇玉池村人。她小时候就非常喜欢看书,也有一个文学梦。但家中十分困难无钱买书看,偶尔借来的书都当作宝贝一般阅读。由于家境的窘迫,初中毕业她就只能中断学业。
在20岁的时候,马慧娟就结了婚。她的文学梦在婚礼的那天就破灭了。婚后生育了两个孩子后,看书的时间更是越来越少。日子就在侍候老人,照料两个孩子,种地、打工中度过。虽然压力大担子重,但她依然怀揣着一个写作的梦想。
为了不让梦想泯灭,从2010年开始,马慧娟决定付诸行动。她每天用地里干活休息的时间,开始用手机在QQ空间学发短文,最多只写100字。一位网友看到后,便问她,你怎么话没有写完,就中斷了呢?马慧娟告诉网友,一个月我只能买5元的流量,不敢多写,写多了没流量。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这位网友。好心的网友为了鼓励她继续写下去,便给她充了1000元钱的话费。为了不辜负人家的期望,马慧娟正式开始写作了。那一年,她就写下了十几万字的文章。
马慧娟的丈夫患有强直性脊柱炎,不能下地干重活。8年来,马慧娟便在种地和照料家庭的繁重压力下,在田间炕头坚持用手机写作。
当初写作时,她母亲说:“你一个农村女人,一天到晚摁手机,写那些东西干吗?难道还能改变你的身份吗?”丈夫更是不理解,说她是在浪费时间。这些,都没有让她失去写作的信心!
从母亲不支持到丈夫的反对;从不会用QQ到侄儿给她申请QQ。田间地头,房檐下,厨房里,被窝里都是她摁手机的声音。2014年,在她的苦耕下,她的第一篇作品在一网友帮助下投稿,终于在《黄河文学》上发表了,并得到了930元的巨额稿费,她用这笔稿费买了第一部智能手机。
当她的文字变为铅字后,才得到了母亲和丈夫的认可。马慧娟的文学创作不但带给了她作家的身份,还让她走向了更广阔的舞台。她先后以全国人大代表和妇女十二大代表的身份步入了人民大会堂,2016年她还参加了“鲁迅文学创作研修班”的培训,同时还参加过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栏目制作,等等。
她的笔下没有华丽的辞藻,田间的野草,村头的老树,甚至路边的流浪狗都成了她笔下的精灵。她用手机编织出了文学世界。
成功的路上,马慧娟除遇到了一些好心人的帮助外,更多的是她有一种对文学的追求,她把别人睡觉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从爱上写作到成为宁夏吴忠市作家协会的理事,她一共摁坏了12部手机,也摁出了大西北农村的朴实生活和黄河儿女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