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第一人――温庭筠
今天继续解读叶嘉莹老师笔下的温庭筠,需要说明一点的是,他是叶老在《唐宋词十七讲》中讲演的第一个人,而并非是唐宋词文学成就的第一人。说到宋词,大多数人对苏东坡或者辛弃疾比较熟悉,叶老也非常看重苏辛的词。之所以不能从苏辛讲起,叶老说,是因为考虑到从词的源流讲起。词最早本来是歌筵酒席之间,交给那些美丽的歌伎酒女去传唱的歌词,所写的是男女爱情相思离别的内容。它不在我们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的批判约束之内,但能看到更深一层的意思。
还是从温庭筠的这首《菩萨蛮》谈起吧?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上一讲重点讲了这首词的上阕,这一讲重点讲它的下阕。
“照花前后镜”你戴一枝花朵在头上,如果只对着前面的镜子,只知道前面花的位置是如何的,还不够;你要知道,如果你在人群之中活动的时候,前后左右都有人的,他们不只从前面一个角度来看你,前后左右都可以看到你的。所以,这女子戴上花不仅是要前面照镜,她是前后镜都照一照,从每一个角度看这画的位置是不是合适,是不是美好。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这是一个高峰。女子从起床梳妆爱美要好到梳妆的完成,最后自己的这种衡量,还不只是如此,还不只是说它的内容的意义写的是一个美好的完整的高峰,而且他的笔法精力饱满。照花要“前后镜”花面是“交相映”“交相”二字表现了一种重重无尽的、精力饱满的样子。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新帖绣罗襦”的“帖”字通“贴”字,二字通用。这“帖”字是什么意思?做什么解释?以上片的“小山”为例,“帖”字也有两种可能。
“帖”字怎样理解?
一个是熨帖的意思,“新帖绣罗襦”襦是一个短袄,罗是材料的质地,绣是罗上的花纹。“襦”上有“罗”的形容词,有“绣”的形容词,都是从它那“照花前后镜,花面相映”来的。这个美丽的女子要追求她最美好的完成,这襦是绣罗襦还不说,是“新帖”的绣罗襦,如果是熨帖,就是刚刚烫的非常平整的一件衣服。
还有另外一个可能,是贴绣的意思。什么是贴绣?也就是剪一块材料布补贴上去,然后在旁边,在剪贴的花样的周围,把它用针线缝起来,缝绣上去,那个就叫做贴绣。
贴绣是什么样的花纹?是“双双金鹧鸪”是一对一对金色的鹧鸪鸟。大家都知道中国常常用鱼鸟比目鱼鸳鸯鸟一对一对的成双作对的,代表一种美好幸福的生活,代表一个人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对象,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归宿。而这一首词通篇下来是写一个孤独的女子没有人赏爱的寂寞的心情。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是一个反衬,是典型他所追求的正是一个双双对对的理想,而衣服上双双对对的鹧鸪,正是对它孤独寂寞的生活的反衬。是一个反讽,一种反面的对比。这首词表面上是写一个孤独寂寞的女子,可是因为他所运用的语言在我们所说的联想的轴上,能够引起我们丰富联想的作用。
叶嘉莹美词解读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我早年年轻时候,因为我是美丽的,所以被选入宫中。我现在也想化妆,可是当我早晨面对妆台的镜子的时候,我就觉得懒于梳妆了。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承恩是得到恩宠的,得到赏爱的,她们果然比我更婵娟吗?她们果然比我更美丽吗?不是的。教我为什么化妆呢?教我为什么理由二化妆呢?我就是化妆的最美,而他们所喜爱的并不是真正按照人的美好来选择的。
杜荀鹤写的《春宫怨》,假托一个女子的口吻,他正是写他自己在仕宦之上的不得意,写一个才智之士不被任用的一种感慨和哀伤。
“兰生幽谷,不为无人而不芳”一朵兰花生在一个幽静没有游人的山谷之中,因为没有游人的观赏,这个兰花就不香了吗?没有这样的兰花,因为兰花的本质是香的。兰生幽谷,他不因为没有人的欣赏他就不芳香了。
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哪怕我梅花零落了,零落在泥土之中,被车马践踏,碾过去了,我的芳香落在泥土之中,都是不改变的,因为那是我的本质。
陶渊明的“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我自己有一个理想,我追求我的理想。你们大家都认为我是傻瓜,有什么关系,我的本质是如此的。
子贡曰: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日: “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日:“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日:“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子贡问孔子说,一个人做人,你虽然贫穷,但也要有骨气,不要因为自己的贫穷,就变成这样的卑屈,这样的谄媚。他说如果贫穷而不这样卑屈谄媚,一个人也不要因为物质上的富有向人表示你的骄傲,这样做人如何呢?孔子说,你只是消极地贫穷不谄媚,富贵不骄傲,但是做人不只应当贫穷时不谄媚,而且还应安于贫穷。虽然物质上缺乏,但是你心灵上有一种自己平安的快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所以说仁者不忧,有这样一一种内心的平安,是“贫而乐”; “富而好礼”,富人有了物质上的富裕以后不但不骄傲,而且是有礼法的,知道谦虚的,这就更好了。
《诗经》里的两句诗:“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好像琢一块玉,本来是一块璞玉,跟石头混在一起,可是我们要琢,把它变成晶莹圆润,把它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温庭筠个人简介
叶老没有介绍温庭筠个人简介,我特问了度娘,现补脑如下: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多犯忌讳,屡举进士不第;又好讥刺权贵,取憎于时,唐宣宗朝试宏辞,温庭筠代人作赋,因扰乱科场,贬为隋县尉,后襄阳刺史署为巡官,授检校员外郎,不久离开襄阳,终生潦倒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客于江陵。
温庭筠精通音律,工诗,词话。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与李商隐时称"温李",其诗今存三百多首,有清顾嗣立重为校注的《温飞卿集笺注》。
其词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今存七十余首,收录于《花间集》《金荃词》等书中,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与韦庄并称"温韦"。
文笔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三人都排行十六,故称"三十六体"。
主要作品:温庭筠作品有传奇《乾馔子》三卷,今不传,部分篇什见于《太平广记》。《采茶录》一卷,不传。类书《学海》十卷,佚。诗文集《握兰集》三卷,《金荃集》十卷,诗集五卷,《汉南真稿》十卷,《汉上题襟集》十卷,皆佚。今存诗九卷,文一卷。
温庭筠工书法。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一《题温飞卿书》:"湖阴曲,温飞卿书,似平原而遒媚有态,米元章从此入门。"其书法作品今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