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性婚姻
再次见到梅非月,是整整一年后。2000年。一年来我的变化不大,梅非月却已经冷静成熟多了。因为成熟,就多了几分女性魅力。
话说上次见面告别时,梅非月说她母亲同事的儿子从美国回来探亲,和她见了面,两人很有“意思”。虽然这个意思,后来被我说得一点也“没有意思”。但梅非月告诉我,这个恋爱关系已经持续了一年多。“两人的关系已经确立”。那厮希望她早点出国结婚。所以,这也构成梅非月希望早点出国的理由之一。
梅非月说:徐老师,我知道为了虚荣出国是不对的。所以,我决定暂时不为虚荣出国了。不过,今天来找你,我想问问你,为了结婚而出国是不是一个正当的理由,我的男友,或者说未婚夫吧,在美国非常着急催我早点去,我觉得我还是想早点去,你有什么建议?
听了梅非月前半段话,本来我挺高兴,原来她还是要急着走,而且是一个更坏的理由。我的心又郁闷起来。我知道我要对不起那个海外学子了——虽然我和他从来没有见过面但都是留学生已经同经历共命运。我没有理由伤害他。但我更没有理由伤害眼前的梅非月。同意她去美国和他结婚,违反我的思想原则,我无法不表达我的观点。我咬咬牙,做了一个我咨询中最感到内疚的一次正确选择。
于是我说:
“绝对不要去美国和他结婚。毫不犹豫地按照我去年给你的前途配方执行。你的未来,依然只有这样才最伟大,才最符合你个人发展的最根本利益。”
据说爱一个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但是去美国结婚,却有一百个不可以的理由。于是,在这个2000年爱情的季节,我充当了阻止别人结婚的角色。并激情澎湃地实现了这个目的:
“梅非月你还小,你才二十岁啊。二十岁的时候就追求从一而终,而不是朝三暮四,这简直是画地为牢啊!是比五四时期青年还要落后的追求。梅非月你不能这样过日子。你的自由爱情,今后还多着呢,不能在爱情的蒲公英还没有逆风飞时,就把你这个骨朵封锁在别人的花房里。花的心,藏在蕊中,总把花期都错过;你的心,飞向美国,永远不会有人懂。到时候,你一定会得抑郁症。不得也会得。你曾想为了虚荣放弃前途,事业都不想要了;现在,你更要为了婚姻拒绝爱情,连自由都不要了。为什么你总是有这样那样愚蠢的选择一!?
“爱情?你说你爱他,这是自欺欺人的谎言。你并不爱他。别和我狡辩,不爱就是不爱!爱也不爱。你只是爱他的 绿卡和美国留学外衣。国内那么多优秀青年,新东方有那么多优秀单身男老师,你和你的父母不会考虑把你介绍出去。而偏偏来一个美国留学生,爸爸妈妈就急着同意把你嫁出去。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他有美国留学这个迷彩服把你们弄花了眼。你再反过来想一想:假如他现在为了你决定从美国学校退学,回到北京读研究生,从此和你朝夕相处,你想你还会和他结婚吗?不会。这就是问题的关键。留学美国的外套看上去固然很性感,但是一旦你去了美国自己也成为留学生,这件外衣就毫无价值意义。那时你再看脱掉外衣的他,原来并不比别人多一块大头肌,两个肚脐眼。你就怎么看也怎么不神秘,怎么看怎么不崇高,你就会后悔无穷啦。这是后悔无穷的选择二。
“嫁给他,你自己的价值在哪里?去年你认识他的时候你才上大学二年级。这么迫不及待地找个人把自己配出去,简直是低价拍卖!而且出价者包括你的父母、他的父母和他本人,如此看来,我认为那个家伙本身也不是东西(原谅我吧,为了文字精彩,把这个无辜的人也顺着贬低了)。你是一个受害者,虽然参与拍卖你的人都是热爱你的亲人。这个行为的错误在于:他们不仅忽略了梅非月你自身作为一个优秀大学生可能取得的人生成就,不仅忽略了你自己有寻找自身价值的权利,而把你的幸福和自由,和一个留学生挂上钩,你不觉得这是对你能力的怀疑、对你潜力的否认、对你人格的侮辱吗?这是否认你自身价值的错误选择三。
“我并不否认,你通过和他结婚出国有幸福的可能性。但是你更应该想一想不嫁给他靠自己奋斗也能获得成功的必然性。选择前者,你把命运交在别人的手里;选择后者,你把前途扛在了自己肩上!在必然和可能之间,我们选择必然;在别人和自己之间,我们选择自己;在独立和依附之间,我们选择独立;在自由与稳妥之间,我们选择自由!亲爱的,你别无选择!这是选择独立、选择自由、选择和真正的美国精神结婚。独立是第四、自由是第五。一五得五,二五一十。只要你把第一个五做好,不要去美国结婚而留在国内读完你的本科,接着积累工作经验后再出国,按照我给你的可控时间表,你的前途、包括爱情和婚姻生活,就会得到十分的满足!”
80年代以来,通过介绍对象出国的女性很多很多。幸福的人、至少是看上去幸福的人也不是没有。不过,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国家的开放,中国人出国方式多了起来,中国社会和西方社会的比较已经不那么绝望,许多指标甚至都已经赶上和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在2002年初春我写作本篇的时候,有报道说根据一份国际评比机构的报告,北京上海的生活质量,已经超过了香港)。像梅非月这样出身于好家庭、自身好素质的女孩子,已经拥有了自己获取最佳幸福的能力,完全有资格面对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发起自己大胆而自信的挑战。但尽管有这样的优势,她居然还想走利用结婚而出国的道路,简直是包办婚姻的残渣余孽啊。在整个这场婚姻闹剧中,惟一使梅非月和她的家人感到心安理得的,是那个远方的男人“还不错”的评估。爱情应该是激情澎湃、盲目疯狂的,而不能仅仅是“还不错”就够了。虽然婚姻可以不排除物质因素,但是,梅非月这样条件好的女孩,其实已经完全不必要走这一步,而能够获得更加有保障的幸福。
为什么会出现梅非月现象?只因她的爸爸妈妈不懂留学的道理,只因她叔叔阿姨不说美国的真相,只因社会对于留学出国的庸俗心态还没有得到最终的清算!这才有了梅非月这样的姑娘,要坚持走这条平庸之路的糟糕选择。
梅非月满面通红,被我分析得哑口无言。突然,她憋足了气,失态地对我说:“那我要是出国之后,喜欢他就和他住,不喜欢他就和他离呢?不就解决了你所说的这些什么自由、什么独立、什么自我、什么爱情这样的问题了吗?”
我看着她,脸上微笑,心里叹息。梅非月这样家庭的女孩子,是不会做这样的事情的。假如她会做这样的事,我也就说不出上面那些话。对于海外留学生来说,找一个对象不容易,等到他把身家财产都放在了这个决定他人生幸福的婚姻之上而迎来的只是一个对他并不诚心诚意的新娘时,他们的关系会迅速破裂,生活会急剧恶化。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反应可能要比国内任何男人都更加恶劣,而她的生活,可能要比在国内任何环境里更加绝望。
如果对爱情没有坚定的信念,而只是为了外在的东西而结合,这种结合其实就是苟合,比婚外恋还要坏一倍!因为这是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双重欺骗(而婚外恋只是欺骗别人啊)。任何人的感情都是不可以被欺骗的,留学生的情感,由于海外生活特定的孤独和寂寞就更是这样。
“你不要接受你自己并不坚信的婚姻,既然你并不坚信这是你真正想要的婚姻和爱情,就赶快拒绝他!答应我,梅非月。”
我对梅非月的咨询是如此激情真诚,别人听了好像是我在向她求婚。
我同意,世界上确实有一见钟情的爱情。但和留学生一见钟情的事情要特别小心。就像许多跨国婚姻一样,爱情的基础往往是建立在绿卡或其他某种物质欲望之上。《上海宝贝》中的那个女人爱上了那个德国人,写来写去,离不开洋人那个东西的巨大。天大地大,不如马克的东西大。难怪这样的书要出问题呢。建立在某种会变小的东西——以及会消亡的物质之上的爱情,再大也是渺小的。就古往今来的人类情感而言,肯定是不会长远的。因为,山外有山,大中有大,把尺寸作为自己的归宿,不仅是对于爱情的亵渎,其实更是画地为牢、作茧自缚、身陷囹圄啊。
梅非月点点头。先是挤出了几滴眼泪,但最后她是真的哭了。她告诉我:“徐老师,其实我就需要你这样的话来打击我。你说的道理其实我全都想过(我惊叹现在的女孩子真的成熟啦!),但就是自己无法走出自己的心理误区,你总算把我彻底揪出来了!我回去就给他写信,让他自己走自己的路,自己和自己结婚。别来烦我。什么爱情,才见了一次面,就要和我结婚!我要留在国内,听你的话,好好工作几年,将来出国读一个顶尖学校的MBA。”
我真感动,在新东方咨询处,我就这样化解了一对跨国恋爱、引爆了一个潜在的婚姻炸弹、拯救了一个孤独而真情的留美学生的感情、点燃了一个普通但前途无量的中国女大学生的奋斗前程。哈莱路亚!虽然这时的我,已经快要累得精神崩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