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些理解

      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段话:冷漠、拖延、强硬等种种问题背后,是一颗柔软、脆弱,渴望被看见的心。它是孩子攻击的方式,是向父母发送的求助信号。当孩子最不可爱的时候,才是最需要被爱的。

      看到这段话时,有恍然,有震撼。使我立刻想到了我们班的一个学生,他的家庭情况比较复杂,亲眼目睹自己父亲的去世令这个孩子变得极度内向,11岁的大男孩说话细如蚊声,学习成绩也是一直不及格,上课完全不在状态,连站都没有站像。上周末检查周末作业,一个字都没有写,愤怒的我直接给他妈妈打了电话,结果家长说“我在上班,你看着他写吧!”我无奈地回到“那你也要教育教育孩子吧!”我生气地想,以后不管了,自己的孩子都不上心,光指望着老师。谁知晚上,他妈妈加了我的微信,发了一段挺感动的话。我立马回过去,和他妈妈谈了半个多小时,越说越觉得孩子可怜,越说越觉得孩子妈妈不容易。随后,我和孩子又谈了一次话,话中少了责备,多了共情,孩子看到我理解他,似乎将我的话听了去,当我说到:“不管之前经历了什么,人总要向前看,你的人生才刚开始,老师不要求你成绩有多好,但希望你成为一个充满正能量的阳光大男孩。”时,他抿着嘴唇,微微抬起胸膛。我知道这次谈话他听进去了。之后虽然他的成绩没有很大的提高,但他对英语学习的态度不是那么无所谓了。我很开心,也许这小小的一点进步正是他慢慢改变的开始呢?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被父母,老师所理解。希望每个老师,家长也能互相理解。理解使世界更美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