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估算时间,墨菲定律:
完成一个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计划花费的时间,就算制定计划的时候考虑到本法则,也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2,及时行动
比越早越好的更切实答案就是 现在开始
4,直面困难
天天笔不离手,眼不离书学习还不好的人,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 回避困难
合理的时间安排应该是这样的,迅速做完简单的,把节省出来的时间放在困难的部分上处理。很多人下意识回避困难,于是他们安排的时间是这样的: 几乎全部时间处理简单的部分,至于困难,干脆掩耳盗铃,视而不见,暗地里希望困难自动消失。他们回避困难的时候不是故意的,并且往往已经给自己找借口。如果不能控制这种逃避的倾向,再多,再好的任务管理技巧都无效
因为重要而困难,也因为困难而重要
4,关注步骤
三思而行:what 内容、why 原因、how 方法。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通过方法反复拆分任务,最终确认每个子任务都可以完成。
每个人必要阅读项目管理的经典书籍,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的项目经理,自主 独立 是心智成熟的人必有的素质
5,并行串行
最直接的办法是尽量将两个任务并行
例如 在跑步的时候听英语,在写文章的时候用音乐,在等车的时候看书
把自己的时间切片,20分钟工作+ 5分钟休息,番茄工作法
6、感知时间
每天“事件-时间”日志
感知时间的第一步就是要搞清楚自己的时间都用来做了什么
每天记录时间开销
1)每天晚上回忆并记录当天做的事情每天2)随时记录自己刚做完事情花费了多少时间
7,记录开销
理财的第一步是清楚自己的钱都花在什么地方
8,制定预算
做开始一天的时间活动前,花费15-30分钟仔细定制当天的时间预算
列出来,用数字-1,0,1 进行标注任务权重。判断任务是否真的重要,其实只需要一个标准,这项任务的完成是否确实对达成目标有益。
审视一下自己,是否仅仅因为一些有趣就去做的事情,其实没什么用。
9,计划
失败只有一种,就是半途而废
坚持到底不见得一定会成功
长期计划是需要通过时间才能习得的能力
先制定一星期计划,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变化,应该以自身的情况分析自己究竟适合制定多久的计划
计划固然重要,行动更为重要,如果想做事,当然要行动。
我的建议这样的:如果想要改变自己,或者对自己目前处境不满意,那就一切从简——找一个人你觉得应该会带来改变的任务,然后去做就是了。
永远记住,马上行动是最重要的。
相反,个人经验是,所有大额消费,乃至一切涉及金钱的活动,诸如投资之类一定要拖延
10, 任务列表
判断一件事情是否真的重要标准只有一个,是否对目标(无论长期还是短期)实现有益。
一事无成最根本的原因是放弃,最常见的是“换一个更好的方向”,但事实上,更好的方向是不存在的。
11,流程
无论是学习,工作生活,我们面临的任务大都是重复性的。要想加快重复性任务加速只需要在遇到重复性的任务是,先将其做完一次,然后马上总结整理,高清流程,进一步时间把它变成闭着眼睛都能做好的事。 这是提高效率,减少食物的根本手段。
12,预演
尝试把将要做的事情的整个过程,在脑子里预演一遍甚至数遍
在任何演讲的准备阶段,我都会花很多时间认真考虑自己的每个观点,每个事例,甚至每个句子可能引发怎样的礼借何反应,然后注意制定对策,只有这样,我才能安心他上台。
13,验收
很多人做事半途而废,不了了之的根本原因在于从未想过要给自己执行任务时的表现设计一个验收机制。我们不管做什么任务都需要认真审视,同时想自己提问并想办法回答:怎样才算“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