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会感觉能量不足,感觉丧丧的、什么都不想做。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能够自我赋能,增强能量。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赋能”这件事儿。
1、能量不足的原因
之前在状态一文中谈到,能量就是状态,而状态取决于你是否相信。欲知状态,请查看:https://www.jianshu.com/p/37aed96d207e
(1)一个人能量不足的根本原因是内耗
一个人在不内耗的时候就会感觉特别好,能量暴涨,其关键就在于实现了自洽。自洽就是你的注意力所关注的信念被整合到了一个方向上,信念之间不冲突。
恰指的是内心的感受和体验。
比如:你已经吃了6张大饼依然感觉很饿;吃了第7张大饼的时候,感觉更饿了;你越吃越饿。
此时你就会感觉很奇怪,这种奇怪就是不自洽感。
不自洽,➡️就会内耗,➡️耗的是能量,➡️能量没有了,状态就不好了。
所以能量不好的根本原因,就是你相信的东西之间彼此冲突,也就是信念冲突。
(2)解决信念冲突的方式叫升维
解决信念冲突的方式就是升维。一个事儿在一个维度中是对的,但是升维后就发生冲突了。比如,你想听课是对的,你想逛街也是对的,但是你又想听课又想逛街,就冲突了。
此时,如果你和朋友分享你的学习心得,一边逛街一边聊聊听课学到的知识以及学习感受。此时,你的问题就解决了。
中国有很多诗句在隐喻升维逻辑,比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赋能的力量
2.1 能力的345模型
能力发展的345模型包括:
3,指的是能力发展的3个阶段,僵化、固化、活化。
4,指的是能力发展的四个维度:
- 无能力、无意识;
- 无能力、有意识;
- 有能力、有意识;
- 又能力、无意识
5,能力发展的5个层次,用的是徳雷福斯模型:新手、先进的初学者、胜任者、精通、专家。
在这个能力提升的过程中,有个很重要的阶段就是笨拙期。你已经知道了这个知识很重要,但是就是不知道该如何用,比如:一岁的小朋友在学走路时,会走着走着就倒,这就是处于走路的笨拙期。
2.2 D&A 能量获取模型
D&A,指的是desire 和 attention。
(1)Desire, 指的是你想要的是什么?是你内心真正的力量。
(2)Attention,指的是你的注意力在哪里?
很多时候,人们会说,我其实特别想做好自己的事业,但是我资源不够、能力不行,老是做不好。
这个时候,他想要的“把自己的事业做好”已经被明确出来,但是他的注意力却放在了负面的事情上。
(3)如何将desire和attention都找到,并结合起来呢?
下面我教大家一个方法,叫做假设模型,话术如下:
- 你想要的是什么呢?(如果对方说出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客观原因很多,觉得无法实现)
- 假如这些客观问题被解决了,那个时候你想要的是什么呢?
2.2 思考空间:thinking space
我们在遇见问题时,经常会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比如有人说:“我今天真是烦死了,这件事情没有做好,老板批评了我,我怎么总是做这种事情呢,老板问什么时候能做好,我一定要做好才行啊。”
- 我真是烦死了---情绪化的自己
- 事情没做好---生活在过去的事情里的自己
- 老板批评我了---生活在过去事情里的自己
- 我怎么总是做这种事情呢---站在制高点,居高临下的批评
- 我一定要做好---对未来宣誓的自己,举着一个大旗,喊口号。
但是这四个自己一点儿用都没有,都没有活在当下,去思考应该做什么。这个时候他的注意力在四个自己中不断切换。
那么我们该如何澄清自己的身份,活在当下呢?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个方法,叫做思考空间。
- 拿出4张纸,每张纸上分别写上四个名字:梦想家、实干家、批评家、观察家。
- 把四张纸放在地上,你站在上面。
- 现在你站在梦想家上面,开始思考你想要的是什么?此时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另外三个说话,只感受梦想家要说的。
- 体验完后,立刻将感受、想法记录下来。
这就是状态空间训练,通过这种训练,可以启发你的具身体验,使得信念冲突在体验方面就获得了明确。
3、自我赋能的原理
自我赋能方式的本质原理是逻辑层次。
逻辑层次包括:愿景、身份、信念、能力、行动、资源。
我们已经知道,在一个维度的事情,是不能在维度内进行解决的,只能在维度之外解决问题。信念维度之上是身份维度。所以,当信念出了问题,就要定义下自己的身份,也就是要搞清楚,你究竟要做个什么样的人?
一个人的信念冲突问题解决了,他呈现的态度就不同了,态度改变了能力也就不是问题了。当一个人充满能量的时候,很多事情也就容易解决了。
<<<正文完
学习笔记!
知识源请关注易仁永澄的《永澄说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