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莲——古代造物中的谐音梗大王。
古人造物,除了选材质、选器型,纹饰的选择也是重中之重。而在纹饰选择中,花样选美无非是在确定的形象上加以自己的发挥创造,纹样寓意则基本全是人为联系。
纹样的寓意,既可能从它的模样展开,譬如葡萄果实累累,就象征子孙孳息,家庭兴旺;也可能从它的习性展开,比如梅花傲寒凌霜,就成了一种不畏艰险困苦的象征;还有可能就是从它的名字展开,比如我们今天的主角——荷莲。
早至这些流传千年的吉祥图案,晚至如今以脱口秀为代表的异彩纷呈的喜剧表演,无不展露着中国人对谐音梗的钟爱。
今天,就让我们读一读荷莲的谐音梗大全,看古人如何赋予荷莲形象和习性之外的丰富寓意。
【莲】与【连】
莲谐音连,而连意为“连续、连连”,从这一基础上衍生出的组合在荷莲纹的谐音梗组合中可以说是最多的一种。
莲纹搭配喜鹊。取喜鹊的“喜”字,意为“喜得连科”。科指科考制度,连科就是在科举中连续高中的意思,在学而优则仕,视科举为人生第一大目标的古代,这一寓意可谓是对学子最好的祝福。
莲纹搭配鹭鸶。鹭鸶谐音中有“路”,意为“一路连科”,也是对学子功名之路顺畅的一种祝福,这一寓意中的鹭鸶还可用芦苇替代。
莲纹搭配螃蟹。螃蟹又名“黄甲”,取这个“甲”字,螃蟹还得做双数,取个“双”字,意为“二甲连连”。一来,科举考试中会将及第的甲科考生名字用黄纸写在卷末,这就叫“黄甲”,和螃蟹同名。所以二甲连连和喜得连科是同一个意思。
莲花还可搭配钟和三枚铜钱,“钟”谐音“中”,三枚铜钱就是“三元”,故而意为“连中三元”,即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即获得了杰源、会元、状元。自创科举开始到清末,只有17个人完成了这一成就,可见其难度。
莲纹搭配蟾,也有这一含义,“蟾莲”即为“蝉联”,祝福对方屡战屡胜,好运连连。科举考上之后,莲纹也没在仕途祝福中落幕,莲花搭配三支戟,三戟即为“三级”,意为“连升三级”。
除了对仕途的祝福,莲纹中还有许多搭配是与生育繁衍有关的。如《诗经》中有一篇《螽斯》: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借螽斯起兴,实则在歌颂子孙多多、家族兴旺、世代绵延、和睦欢畅,可见早至先秦人们就十分重视生育繁衍,中国人向来认为多子多福,故而纹饰中与生育有关的不亚于与长寿发财有关的。
莲花是如何拥有与生育有关的寓意的呢?其实莲花本身亦有这层含义,因为莲花中有莲蓬,莲蓬中有莲子,莲子二字就能将这个谐音梗说全了。
或许正因如此,莲花有许多和生育有关的故事,其中印度佛教中关于鹿母夫人的故事最为经典,敦煌晚唐85窟的壁画讲的就是这个故事。
山林中一头母鹿舔舐了仙人用过的残水后,生下了一个女孩,女孩双脚虽是鹿足,却步步生莲。邻居仙人借此使自己的居处开满莲花,波罗奈国王率部经过,因莲花而倾慕鹿女,于是纳其为王后,人称鹿母夫人。
怀胎十月,鹿母夫人却生下了一朵莲花,心生嫉妒的王妃们挑拨诬陷,说鹿女不祥,国王免去鹿女的王后之位,扔掉了莲花。没想到被遗弃的莲花落入水中后熠熠生辉,五百片叶子每片都有一个童男,国王大喜,将鹿母夫人迎回宫中。
鹿母夫人不计前嫌,让五百后宫佳丽每人抚养一个太子,鹿母夫人因此受到了全国上下的敬重,波罗奈国也在五百太子长成后因其而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但光用莲花古人还不满足,还要找些东西搭配莲花,简单一点的譬如莲花和童子的搭配,这一图案是造物中的经典,寓意“连生贵子”。
莲花童子这一题材源自宋代,《梦梁录》中还特别记载了七夕节时杭州的“市井儿童,手执新荷叶,效‘摩罗(即‘磨喝乐)之状”。莲花本来就是古代孩子的一种玩具,这种取材于现实的纹样有了吉祥寓意,在后代造物中颇受追捧。
最为精妙的谐音组合应该就是莲花、桂花和吹笙的孩童,分别是“莲”“笙”“桂”“子”,即“连生贵子”。在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编的《中国青花瓷纹饰图典(人物卷)》中就有一幅清代瓷画,画的是三个儿童,分别手持莲花、笙、桂枝。
除此之外,还有我们最为熟悉的过年必备祥瑞——莲花搭配鲤鱼,意为“连年有余”;莲纹还可搭配公鸡,取公鸡谐音的“吉”字,意为“连连大吉”;莲花插于瓶中,“瓶”谐音“平”,所以意为“连报平安”;
【莲】与【廉】
“莲”还谐音“廉”,为清廉、廉洁之意。且莲又有“青莲”之名,“青莲”即为“清正廉洁”之意。
元青花中就有“一束莲”纹饰,一束莲寓意“一生清廉”,这一种纹饰在永乐宣德年间开始盛行,据说永乐帝还会赐予清廉的大臣这种“一束莲”纹饰的青花大盘,以示嘉奖和警示。
莲纹与鹭鸶搭配除了上面说的一路连科,还可以寓意“路路清廉”。
而莲纹若是和仙鹤搭配,仙鹤为一品官的代表形象,一品文官的补子上就是仙鹤纹,取其“一品”之意与莲纹结合,寓指“一品清廉”。结合仙鹤清逸高洁且莲出尘不染的两种习性特点,这一搭配可谓绝妙。
【荷】与【河】
《尔雅·释草》中记载:芙蕖其总名也,别名芙蓉;江东呼荷;菡萏, 莲华也。其实菡萏多指的是含苞的荷花,李商隐便有一句名句写荷花: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既然莲又称荷,那么莲纹还可以取“荷”的谐音。“荷”可通“河”。
不过这一种谐音下的寓意就有些生僻了,通常是特指与海棠、燕子的组合。取海的“海”字,“燕”又谐音 “晏”,所以荷花海棠燕子合起来就是“河清海晏”,寓意天下太平。
【荷】与【和】
而“荷”若是谐音“和”,常意指和睦、和谐。事实上,莲纹若搭配螃蟹,荷花螃蟹,各取一字,“荷蟹”即为“和谐”。
除了荷蟹之外,这一主题的搭配中,莲纹常会配一个盒子,取盒的“合”字,成“和合”之意。
“和合”何意?
《墨子·尚同中》有言:“内之父子兄弟作怨讎,皆有离散之心,不能相和合。”可见“和合”有和好之意。唐代元稹作《辨日旁瑞气状》:“臣下忠诚辅主,国中欢喜和合。”可见和合还指和谐。
明代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中又载:“宋时杭州以腊日祀【万回哥哥】,其像蓬头笑面,身着绿衣,左手擎鼓,右手执棒,说是和合之神,祀之可使人在万里外亦能回家。故曰万回。明时其祀已绝。”这和合之神名曰万回,能使人团聚,可见和合也有团聚之意。
不过民间对万回哥哥的供奉到明代时已经停止,人们转而供奉的和合之神是“和合二仙”,即寒山和拾得。
相传寒山和拾得虽为异姓,却亲如兄弟,曾经爱上同一个女孩,等到婚前才知道彼此的心意。于是寒山前往苏州枫桥削发为僧,遁入空门。拾得也放弃了心爱的姑娘,好不容易找到了寒山,二人重逢甚是欢喜,就一起出家做和尚,还开山立庙,这也就是【寒山寺】的由来。
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年) ,雍正帝下诏封天台寒山大士为和圣,拾得大士为合圣,从官方认证了寒山、拾得和合二仙的身份。
不过我们如今对二位高僧的认知,可能更多地来源于这段风靡网络的鸡汤:
有一天,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从这碗鸡汤中,我们不仅能喝出高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绝境界,还能喝出世间万事最终都会归于和谐的滋味。
知道了莲纹的“和合”之意,再来看看它的搭配:莲纹若搭配牡丹,常盛放在一个盒子中,牡丹是花中富贵者,可取“富贵”二字,盒子再,意为“富贵和合”。而若是搭配梅花,“梅”谐音“美”,意为“和和美美”;而若是配万年青,取“万年”二字,那就是“万年和合”。
《群芳谱》中说莲花是“凡物先华而后实,独此华实齐生。百节疏通,万窍玲珑,亭亭物华,出于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莲花的习性、姿容、甚至名字都似乎美好到了极致,才使其成为百花中最受青睐的奇葩之一。
谐音梗的本身或许是一种牵强附会、聊以自慰,但自发联系美好事物本就是人的一种本能。取个好名字对于冰清玉洁的莲花来说其实是锦上添花,虽然已经是花中君子,但也不妨碍它兼任谐音梗大王。
但无论是君子还是大王,这些我们赋予给荷莲的身份,其实都蕴含着我们对荷莲的无限喜爱,为荷莲加冕的同时,其实也是在袒露渴望美好的心声。
那么,现在你知道封面图是什么谐音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