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不稳定时,试试这么做(阿莲的每日一省718)

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爸妈想对孩子发脾气!要是遇上孩子让自己想发火的事,眼看就要爆发,该怎么办呢?不妨试试这些方法:

1. 和孩子共情,和自己对话。

有效沟通都是建立在共情基础上的。你需要既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情绪的不快或者困扰,但又不能伤害孩子的情感。

比如,在和孩子有冲突的时候,先和自己来一场对话。

“我为什么难过?”(“因为他没有快速写完作业。”)

“他为什么这样?”(“因为他有点贪玩。”)

“那他会写完作业吗?”(“他会写完,但会写到比较晚。”)

然后给自己梳理出一条思路,这样开口不会是情绪激动的指责,而是换成了另外一套说辞:“妈妈知道你想要多玩一会,但妈妈也想和你一起玩,你能不能快点写完,咱娘俩一起玩xx?”

2、 表达少用“你”字句

错误:

“你怎么这么不爱干净”

“你真懒”

“你总是乱放东西”

正确:

“妈妈看到你又跪在地上,把衣服弄脏了”

“妈妈看到你的房间还没有整理”

“妈妈看到你把房间的枕头放在客厅了”

我们只需客观陈述现实,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更有利于孩子接受。

3、合理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

不管你怎么遮掩情绪,孩子都能敏锐捕捉到的。与其控制、遮掩,不如适当地表达我们的愤怒,释放自己的情绪。

分享一个表达情绪的万能公式:陈述事实+表达感受+提出期望。

比如孩子打碎花瓶,你可以这样表达:

“我好生气!(表达情绪/感受)一是因为你打坏我刚买的花瓶,二是因为你没听在意我提醒你的话(陈诉事实);你如果能给妈妈说句对不起,我会好受点(提出期望)”

当你习惯冷静之后再去表达情绪,一段时间后你就会发现,你越来越平和,你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和谐。

4、多想一步:自己的坏情绪会不会根源不在孩子?对孩子诚实,承认自己的局限性,比如没有控制好情绪、精力有限不能满足他的需求,对孩子反倒影响不大。

孩子会意识到:这是父母自己的问题,不是我的。

比如:

“爸爸今天工作不太顺心,心情不好。”

“妈妈现在有点累,没有体力再陪你出去玩了。”

家长可以不完美,但要学会诚实,懂得思考情绪的来源,不把责任归咎于孩子。

5、及时道歉,关系重建

如果一切试过之后,还是大吼大骂了孩子,也不必太过于自责。放轻松,及时向孩子表达歉意,以及你的爱意。告诉他们:“妈妈刚刚很生气,所以发了脾气,以后妈妈会提升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虽然妈妈发脾气了,但是我依旧很爱你。”

因为,比起你发火怒吼,孩子更怕的是大人不再爱他。这样对孩子表达歉意,孩子不会陷入自我否定中,他也愿意和我们一起学习管理情绪,不断提升成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