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终于选择走进影院将这部《富都青年》看完了。话先说在前边,我认同吴慷仁撑起这部作品评分的观点,也认可他故事的单薄与意外存在的【不合理】,但话又说回来,我最后半个小时却是一直忍不住跟着剧情哭泣,我前边所有的疑惑都迎刃而解,那个外表幸福的人,他内心的孤独与不幸我好像一下就读懂了,在此之前我真的差点就觉得它会流水一般结束了。
“活着的时候就好好活着,别想太多,我知道你不是一个坏人”狱卒的这句话让我忍不住发笑,可泪水却跟着越来越凶。无疑,这部影片的镜头语言都是海外文艺片中比较常用的小技巧,具体风格可以参考出自黎巴嫩女导演之手的《何以为家》和最近的泰国剧情片《全职乖孙》,在镜头的使用上他们三个有着太多的相同性。
我看到过这样一个评论他的陈述我很喜欢,这个电影无疑是好看的,尽管很多人都不喜欢这种类型的商业文艺片,但是它的整体绝没有那么糟糕,看完了内心会愤怒是正常的,但这个愤怒的点来源于对马来西亚身份制度深度探索后的直观感受 。
在正式开始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也简单的去了解了一下马来西亚的“外劳”“难民”“无国籍居民”“永居”“本国居民”等五种身份制度和两种引进制度。之所以会想要去探索这部分的内容,其实是源自于电影中的两段剧情,社工妹妹拿着资料去到注册局,帮他们申请身份,从他们的对话来看,这个妹妹不是第一次去了,所以他们不得不试图用谎言去填补信息的资料的空白,还有money姐那句:“当初是他们要他们来现在又要赶他们走”。说实话,看完这两部分,我也就大致了解了这个故事深处的矛盾点在哪里。说到底社工妹妹的离世是意外也是本不应该出现的【不合理】的矛盾。但这里也把弟弟内心的一些不堪很清楚的放大在观众面前,利用这个没必要“牺牲”来推进故事的起伏与进程,其实这个女士的牺牲在艺术作品的包装上也并不是毫无意义,因为就像我看到的评论说的一样:意外和平淡的生活才更接近真实。
我最大的泪点就在吴慷仁的手语哭戏,他的剧本上只有两个字【控诉】而他却很好的把这两个字演绎得像沾满了鲜血......导演没有宣告他的结局,而是用那个没有送出的围巾随风缓缓飘落作为隐喻向人们宣告着又一个不幸的人脱离苦海,了却了自己的心愿,因为众所周知的关系,马来西亚自我了结除罪化是2023年5月23号正式推进完善的,在此之前,这种行为将被视为“有罪”将被判处最高长达一年的监禁、罚款或两者兼施。这也从某些层面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明明控诉着自己的不幸,明明有可以不用牺牲她人的方式就把悲剧拉满,可他们却将这个悲剧渲染,宁可两兄弟“白眼狼”也要送走女社工来推进故事的冲突。
综上所述,《富都青年》和《周处除三害》都是比较类似的剧情片,但是从根本上吴慷仁的角色立体度与悲剧色彩要远超于阮经天所塑造出来的陈桂林,且背后引起的反思与讨论要更深于周处这部作品所带给人们的社会意义。我想,这就是富都青年能够在金马奖上打败周处除三害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