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早上6点到达长沙。
下车后就在当地跟团去了韶山。
韶山孕育了伟人毛泽东,才有了现在的中华民族。看过了他的自传,电视剧,电影。对毛爷爷的敬爱只增不减。
毛泽东是个多才多艺不可多得的人才。这一天去的景点都跟毛爷爷有关。
先去了橘子洲,毛爷爷的雕像面前敬仰他,毛爷爷头像面朝湘江,看着这母亲河,保护着湖南的百姓,也让湖南这个地方人杰地灵,相继后代更多才子佳人出现。
第一次来橘子洲是17年冬天,那时候来湖南考试,听说这个是长沙的地标。即便没有旅游计划,但我还是晚上抽空去了橘子洲。可是当时不知道从入口到头像处很远,一个人自己徒步去,足足走了一个小时才看到毛爷爷。晚上的毛主席由于灯光的照射,都是明亮的,像极了伟人散发的光环。
这一次因为有专业导游,就安排我们都坐小火车,20块钱,可以坐四次,每个景点一次,坐车可以把四个景点一次走完,旅游走马观花也是不可或缺。
橘子洲之后,就驱车到韶山。
终于盼到了去毛主席家乡了,因为怀着一个感恩激动的心来到韶山,所以来到这里我的能量频率都是处于高纬度。
我们去了慈悦书院,听到了毛爷爷家有6位亲人奉献了革命,很认真的在听他的故事。一个人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力,影响了一个家族,影响了一个国家。伟人背后的牺牲也是惨重的。
毛爷爷是个让每一个中国人都钦佩的对象,他一生读了21万册书籍。现在我一年也读不了21本书。在阅读没有门槛,没有时间地域的限制的年代,我居然读的书比不上以前落后时代的阅读量。
韶山这个地方真是热,铜像广场,没有遮阳的地方,还要把所有的防晒工具,伞,墨镜,帽子等取下对先人三鞠躬,还要环走一圈。最后拍照留念。
阳光照的眼睛睁不大,只看到毛爷爷在日照之下那伟岸的身材果然很有气势。
激动时刻就是到毛爷爷的故居看看了。电视那里看过他家乡,但没有去过觉得毛爷爷是富二代,家里也是大富大贵人家。我更多的是好奇。
没想到来毛爷爷家参观的人那么多,分流进入。从入口到故居有4支队伍,一条队伍有50米那么长,而且天气炎热,人又多,身上散发的汗酸味和湿答答的身体让人非常不适。但是这个地方真的有灵气,大家在这样的环境下都很有正能量,没有推搡没有抱声,都是井然有序的排队。
大概30分钟吧,我就顺利进入参观。真的很普通的一户人家,家里也是没有什么金碧辉煌的装饰,就像老家房子一样,家徒四壁,就是地大,建的房子也大。
客厅就摆了一张桌子几张凳子,厨房就是简单的厨具,工具房就是一些石墨,风车。猪圈很脏,卧房就柜子桌子跟一张床。以前的床都有床边的,这样不容易掉下来。房子都是水泥屋,阴森森,有一股湿湿的霉味。
排队30分钟,参观3分钟就把故居看完。故居门前有一个荷花池,荷花池边上还有一棵柳树,柳条随风飘逸。从荷花池对面望去主席家真的是个好地方(✪✪)。靠山而建,前面是水塘,有山有水。
故居之后参观纪念馆。可这时候我才发现我有点中暑的迹象,开始觉得疲惫,眼睛无神,腿脚乏力。虽然真的很想认真参观,但真的没办法,我就在纪念馆找了处地方坐下来。参观完离晚上演出两个小时,我在一家餐馆足足睡了2小时才缓过神,中暑才得以缓解。遇到跟我一起的云南来的大姐,看我睡醒给我面包吃,感谢好人。
晚上还有旅途最后一站,去到韶山观看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大型巡演,露天表演,演员100多,4D全景,真实的现场展示出毛泽东伟大的一生。
整个舞台,表演区域,观众区域都是移动的,舞台由地图每一块拼成,展示的是中国。演员在每一幕中都有不同的服装和队形变幻。场景也是由灯光和舞台板块移动形成新的场景,真是妙呀。
在我看来是很散乱的,我聚焦一个点上,就看不到另外的点,在看表演的时候,视角是存在盲点,但是呈现出的舞台确是非常震撼,你看到看不到的,导演的视角都是全局视角,都是看到的。
不管是人员,舞台结构,灯光变幻。但是这个表演就是把这些散乱的人,故事情节以及场景变幻,加上导演全局观,对毛爷爷的认识,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才能跟眼前的表演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才不是一个局外人的视角,看着一件跟自己无关的事情,看完也许就不记得了。
对我来讲,我觉得真的很完美,因为我想不到这样来呈现。
飞跃卢沟桥这一片段还原的时候,我真的非常感到,对于这一幕也很揪心,这真是一次血战,面对只有几根铁链的卢沟桥只能靠人直面敌人才能过去,而我们取得了胜利✌
而且为了让观众有参与感,在新中国即将成立,解决内战,打倒蒋介石那几年,最后一场战役即将胜利,我们的椅子也往前移动,近距离听着枪声看着胜利在招手。无比感动,也觉得自己也是战士正在为新中国的到来出一份力。
从韶山回到长沙,已经赶不上最后一班地铁。我有些恼火,打车去到自己定的民宿,又因为联系第一个师傅不知道他在哪,有些恼火把他骂了,他也很恼火挂我电话。就这样磨磨唧唧的,12点才到民宿。
去到房东都要睡觉了,是个年轻小伙子。看到黑脸的我,也不敢说啥,一路尽量表现热情,内心有余火的我也不想多说什么。
尽快洗澡睡觉是我最期盼的。
我这一次旅途很用力,所以休息得非常好!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