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今天我们一起来读《活法》这本书。
这本书受到了季羡林、马云等泰斗级人物推荐,我是奔着名气大买来的,但是翻开来全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道理,什么极度认真地过好每一天、付出不亚于任何一个人的努力,看了几页就束之高阁了。前段时间有位老师针对职场迷茫、没有动力推荐了稻盛和夫的心法,我又翻开了《活法》这本书,在阅读的过程中,感觉像是被闪电击中了一样,道理简单,但是又有多少人能践行呢?因为这本书是语录形式,比较杂,我结合稻盛和夫的故事,来讲解这本书对我触动最大的三点,首先是稻盛和夫如何从心出发?然后讲解稻盛和夫的人生方程式,最后是稻盛和夫的利他之心。
先介绍一下稻盛和夫,他是目前日本四大经营之圣唯一还在世的一位,27岁创办京瓷,52岁创办第二电电KDDI,不同领域的两家企业均进入世界五百强,这在很多人看来都难以想象。当然,更传奇的是2010年78岁高龄的他接受日本政府的邀请,拯救日航,仅用了一年就让日航扭亏为盈,创造了航空公司的最高利润。依托于他的经营哲学,他活出了令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而活法主要就是讲他的人生经验和处世哲学。听完这本书,你会发现,这何尝不是我们做人做事的人生秘密和底层体系呢?
稻盛和夫也是平民出身,初中升学失败,还感染了肺结核,邻居大婶给了他一本书叫《生命的实相》,主要讲人生中的一切事情都是自己内心的磁石吸引过来的。其实这也是借鉴了我们的古文了凡四训,
肺结核好了,但是挫折有接踵而至,考取理想的学校落榜,最后去了京瓷的前身这家企业上班,发现这家企业濒临倒闭,而和他一起来的实习生没多久就剩下他一人,他走投无路,打算放手一搏,由此心境转变,慢慢进入了良性循环。他发现了一个真理,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很多事情是自己的心制造出来的。心是属于自己的,所以人生由自己来创造。
稻盛和夫还发明了一个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能力指的是才能、智商,多半是先天的资质,而热情是指工作的干劲和努力的程度,是后天的要素。通常情况下有能力没热情往往结果不好,相反能力一般而发愤努力,热情很高的人,往往遥遥领先于前者。
而三要素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指的是人对人生的态度。有正负之分,决定着人生的方向。就比如你在沙漠中找水,方向错了,那么你越走距离目标越远。
正面的思维方式就是针对“作为人,何为正确?”这样一个思路出发去思考问题。总是积极向上、有感恩心等。
稻盛和夫如何看待工作呢?他说你要能看见,你如果能看见就能完成。完整地过好今天,就能看见明天。当京瓷还是一个小公司的时候,接手IBM公司的订单,平常图纸只在一张纸上,而IBM递交一摞合同,当时确定的精度都没有器材来衡量。其他大公司觉得产出率不高,不敢接。但稻盛和夫毅然接了过来。技术人员一筹莫展,稻盛和夫,你祈求神灵了吗?祈祷要好过担忧,因为你祈祷的是好事发生,而你忧虑的都是坏事发生。他认为,要用将来进行时来对待,现在不可能,只要拼死努力,最后老天爷都会出手相助。就这样,稻盛和夫不断地接大企业拒绝的高难度的订单,参与到一线的科研当中,公司慢慢地做到了世界500强。
那么什么是热情呢?稻盛和夫在这里把人分为三种,自燃性、不燃性、自燃性。自燃性就是不需要督促就会熊熊燃烧,不燃性就是冷漠,给他能量都不会燃烧,他鼓励大家至少要做可燃性的人,当自燃性的人靠近你时就会熊熊燃烧。
自燃性的人拥有高度热情。如何成为自燃性的人呢?就是要喜欢自己的工作。无论哪个领域的成功人士无一不是极度喜欢自己的工作。可能有的人会问,我就是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你要先投入工作,“喜欢”和“投入”是硬币的正反两面,两者是因果循环的关系。喜欢就会投入,投入就会产生喜欢。所以即使一开始不太情愿,你也要在心里安慰自己在干一件了不起的工作,拼命投入就会产生成果,对工作就会更来劲,进入良性循环。
而人真正的能力,是克制自己的贪图享乐,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这就要提到磨练灵魂,提升心智。依托于简单得原理和原则,让死亡时的灵魂比出生时略有进步,抑制自我放纵的情感,让心灵平静。不完美不要紧,重要的是持续精进。
最后我们讲利他之心。
为家人工作,帮助朋友,孝敬父母,这都是利他之心,扩展到社会、为国家、为世界的大范围的利他。
回到经营企业,如果说一心只想着为自己谋私利,那么很难发展壮大。为他人尽心尽力,不只是对他人有力,福报同样会回到自己身上,对自己同样有力。
稻盛和夫在创办第二电电的时候,就死利他的成功体现。当时国营企业垄断了通信领域,政府实行自由化改革。这时候自己没有一点通信的经验和技术,有了想加入的念头,每天自问自答,是否“动机至善,私心了无”。半年后,开始创办DDI,把股份让给员工,合并了两家公司,成为现在的KDDI。
你可能会觉得股份都是钱啊,但稻盛和夫一直讲公司的利润视为受委托临时保管,企业稳定的时候,就开始动员员工做公益。正是全员有了利他之心,去除为自己谋利益的本位主义,公司的名气越来越大,也越做越大。
我们从稻盛和夫的经历可以看到,这样一位老人在真心实意地把他的处世哲学娓娓道来,他最后不忘提醒我们,我们今天种下的因,不要看两三年的结果,而要看二三十年的结果,因果循环是真正存在的。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收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