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
又是周一,真不想上班!工作没意思,离开又没更好的出路,每天工作加班,累成狗,付出那么多,工资却那么少,真是不想干了;
如今网络科技发达,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和老板、同事、客户成为了微信好友后,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越来越没有了私人的空间……
大多数人每天都在纠结、抱怨工作,可是,早上闹钟一响,还是得不情愿地去上班。因为不工作,你就无法生活。
其实,工作本来是完全可以给一个人带来丰厚的报酬,带来社会的尊重,带来自我的成就和满足感的。可真正喜欢工作的人却少的可怜!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如果你视工作是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是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
像比尔盖茨、扎克伯格、李嘉诚、王健林、马云等很多成功人士都很好地诠释了工作完全可以给人生带来另一种更精彩的活法。
那么,为什么我们大部分人从事的工作都很单调乏味,而那些成功人士们,却都充实有趣,成就感爆棚呢?
关键就在于,你有没有爱上它!
几乎所有的高效能人士都在和工作谈着恋爱,他们像对待恋人一般地狂热追逐着它,工作于他们而言就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真正聪明的人,工作和生活是从不分开的。
比尔·盖茨对工作异常热情,经常每周工作72-90小时,他说:“我每天早上一醒来,只要想到我所做的工作和开发的技术将会影响人类生活,就会无比兴奋和激动”。当盖茨刚创立微软公司时,他就极其热切地投入软件设计中,简直为工作着迷,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经常一头扎进工作室,在那里通宵达旦地干起来。与他一起工作的人都说他是世界上最忙的企业主管之一。
而在微软公司,工作即是欢乐,这是员工普遍认同的。
李开复在担任微软副总裁时,有一位研究员每周末都会开车出去,说是要去见“女朋友”。结果一次偶然的周末,李开复在公司碰见了这位研究员,就问他:“你女朋友呢?”研究员指着电脑说:“瞧,它就是我的女朋友。”
老板和员工都对工作的投入达到如此状态,微软公司成就今天的市场地位也就理所当然了。
每个人都希望能找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工作,但这与找到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的概率是相同的,很多人穷其一生都可能找不到。生活的本质就是这样,你想要什么,它偏不给你。
李笑来说过要摆脱这个死循环的方法只有一个——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换能换的东西。
所以,你能不能找到喜欢的工作,不是升迁,跳槽或者创业能解决的,关键在于你是否具备“干一行爱一行”的能力!
与其心猿意马,工作和生活两头抱怨将就,不如,热爱你现在的工作,用心经营,积累足够多的价值后,再去换取你更大的报酬。
之前有人在网上发起过一个话题:“工作和生活应该分开吗?”
不出意料地,大家的想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Dee 看分开的定义!无可能完全分离!比如说落班后就不接工作电话,换了一个号码这样。
@媛 好难,好好工作就忽略了生活,好好生活就怠慢了工作。
@祝靖伟 当无形的热爱工作,自己可以主导工作的计划、进度而不受外界干扰,生活在所有的行为不经意地与工作关联起来,他们融合在一起就很难分开。
@5+one 工作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呀!
@苏婕 Beatriz 只要坚持此刻就做自我认为有价值的事,就无所谓工作与生活。如果非要把工作和生活分开来谈,容易造成思维混乱,不如说这也是上班族经常处于不安寂寞混乱的缘由所在。
@屎扣儿 工作和生活就像拉屎和拉尿,有时候会一起,有时候会分开。但不管哪种状态,学会调节好。
从这三方观点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工作和生活需要的不是区分,而是平衡。
工作原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和每天的一日三餐一样,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怎么可能分得开呢?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平衡工作和生活呢?我想有以下五点建议:
心理学研究者经过调查,将人们对工作与生活边界的态度不同,分成了两个类别:
1.融合工作与生活的「融合型」。即工作的同时掺杂个人私事,休息调整时又夹杂工作处理。
2.会主动分清工作与生活的「分离型」。他们会在休息时屏蔽工作相关信息邮件,做好家庭基础关系陪伴。即使在家办公,也会专门辟出空间与时间,避免被家庭事务打断。
到底哪种生活方式比较好呢?
总体来说,「分离型」比「融合型」工作时间更少,有更好的工作-生活平衡,工作-家庭矛盾更少,也更不容易抑郁。
也就是说,平衡不了工作生活,可能因为你是个界限不清的「融合型」工作者。那么提升自我察觉的能力就非常关键,只有主观察觉到自己的工作状态和效率,才能做出相应的调整,进而提高 工作控制水平,提升生活品质。
斯德哥尔摩大学的学者分析发现,在那些希望分离工作与生活的「分离型」中,只有那些低边界控制(也就是工作与生活边界模糊)的人才会经常加班。人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其实就能预测他们的控制工作与生活边界的程度。
分离工作与生活边界的能力(边界控制),反映的是对任务完成进度判断的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高效工作组织能力,以及就是拒绝他人和设置限制的能力。其实这些都是我们的工作能力表现。
所以如果你无法维持工作与生活平衡,总是在加班,可能真的是因为你的工作能力不行!你必须采取有效行动提升工作能力,而不是一味抱怨,不思进取。
管理时间的秘诀是永远都做那些最具有生产力的事情。想要消除时间杀手,你便一定要对自己的工作重点进行清理。将所有的工作重点找出来之后,再进行具体的抉择。通常情况下,自己才是真正的时间杀手,唯有设法约束自己,才能令时间管理更顺利地进行。 时间管理其实就是自我管理。做好【时间总清单】和【时间日清单】之后,坚持执行,并不断修正、调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形成习惯之后,你会发现工作和生活原来可以如此优质高效。
这是一个个体崛起的时代,“知识付费”浪潮,也让我们看到,知识网红,本质上是一种“喜欢经济”,很多付费用户不是在买知识,而是在为喜欢的人格花钱。
喜欢经济学「Likeonomics」是社会心理学的概念,最初用来解释很多商业、法律和人际关系中的行为机制。
原理很简单,即人们更容易受到自己喜欢的人的影响,由此触发行动。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喜欢,核心就是信任。不止是人际关系,其实这也是当今一切商业交往的根基。
所以我们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要想不断提高有效人脉积累,建立个人品牌,就需要更全面的个人价值链接,不仅要多维度展现自己的工作能力,更要呈现生活中的个人魅力,获得更立体的信任链接,信任的程度越高,人格加持的价值就越高,你收获报酬的能力就越大,那么,工作和生活就越不能分开。
比如,当你需要全情投入工作思考时,可以适时拒绝别人的打扰,过后再进行回复;当你安排好休假时间时,可以在客户邮件发送中预先告知对方,如此也可以减少许多的工作打扰。只要掌握一些小技巧,你完全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空出更多的时间,尽情享受美好生活。
像李笑来说的,做一颗双向生长的大树,不仅向上野蛮生长,也向下让根深深扎进土里,根深才能叶茂。
工作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爱上它,控制好它,让它扎根在我们的生活中,恣意茁壮生长,你的人生必定能收获沉甸甸的果实!
赶紧和工作谈个恋爱吧,让它成为生活中最值得欣喜和期待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