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了好久才写“离别”这两个字。
古人“离别”的诗句太多了,不作感受。只谈最近对“离别”的理解。
经历过了别离,才懂的离别的味道。
记得三月二十七号那天,我送她离开。一起坐公交、进火车站,在站台看着她进入车厢,找到位置坐下。看着车发动,目送火车缓缓离开视线。整个过程就好像演电影似的,只不过我们都在笑着,手机也通着话。回来后,整个人无所事事。脑袋里一遍一遍的回忆当时的情景。在想着是不是当时就不该送她呢;抱着的时候,是不是不放手她就不走了呢;当时车厢里好多人,是不是不太安全,是不是应该陪她回家………
大多数人是最不喜欢离别的吧?离别就像愁绪,没有思路,却又不得不在其中百转千回;离别像诗,独上高楼,却又不得不在其中寻寻觅觅;离别也像救,入口辛辣,却又不得不在其中惆怅徘徊。离别最能带给人的是思绪,是分别的人在脑海里不断的记忆回放。最难最痛苦的不过为别而已。
只是直到最近,忽然之间明白过来,这是自己的懦弱。自己不能送她,又舍不得她。就把自己放在卑微的边缘,从而让自己在痛苦中,得到道德的抚慰。我们喜欢把脆弱或受伤害的一方放在道德线上,从而得到多数人的认同。曾经我是最害怕离别的,不喜欢空落落无所依靠的感觉。现在我明白了,这就是自己的无能为力。
离别是让人成长的契机。离别是我们在一起时,已经满足不了对方即时的要求,或远方有需要 对方不得不离开。离别才能有更大的发展。从这方面来说,离别也是为了更好的重逢吧。
社会在快速发展,我们能做的就是与时俱进,经历一些事情,明白一些书中浅显易懂而不会用的道理。经历多了,就看清了。看清了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这时候,我们才是我们,我们才能更好的追求我们想要的。这也是离别后,我们该做的。
前几天听过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一个有遗传病史的家族,右手天生只有两个手指。因此,祖祖辈辈一直在马戏团里扮演小丑。巧合的是,后代有一个孩子,没有遗传这种病,右手健全。这个孩子因为祖祖辈辈是演小丑的,而自己多出三根手指而恐慌。为了继任小丑这个职业,最后把健全的手指去掉成两根手指。从而继承祖业。这个故事说明,这个孩子存在病态的 求同心理。明明自己有条件可以成为最好的人,却因为对认知有限,不想异于身边的人,而削足适履。我们不同与他人时,就该思考我们做的对不对。
我们都是一个个有独立人格的人。没有一样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性格与命运。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自己,追求自己的路。每个阶段,我们都有共同行走的朋友,一起前行,一起成长。但到了岔路口,就该分道扬镳了。追求自己的路,要相信前方还有人在逐渐变好,在前方等着你。
离别就是成长,让我们继续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