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父母吵架怄气的时候,常常是在吃饭的时候发现的。饭菜上桌了人却不来,或者人来了但只吃饭不讲话,严重的时候便是没有人做饭。母亲闷头睡觉不起床的印象至今深刻,一般来说,要到第二天,她才慢慢起床,指挥孩子们打下手,一声不吭地给我们做饭,然后我知道差不多又可以轻松一段时间了。那时候,是用土灶做饭的,一个人是很难兼顾灶上灶下的,要做饭就一定会有合作,一个烧火一个看锅,很自然地他们就会讲话了。
我有四个姑姑两个叔叔,大家族生活难免有些意见不同,要看谁对谁有意见了就看吃饭的时候谁不和谁一桌便知,有时甚至不来参加聚会那就是比较严重的分歧了。于是,爷爷奶奶或者不涉事的某一个亲戚会主动邀约,要么一起包馄饨吃要么说宰了只鸡一起吃,总之坐下来一起吃个饭那事儿就差不多过去了。
于是,待我成年后,“一起吃个饭”也成了一个可以别有用心的安排。每当家人或朋友间有些沟通不畅或是互相冷战时,聊一下之后便是一起吃个饭,而且还是一顿好一点的。大多数时候,吃着吃着,情绪就转化了,说话也不针对了,嘴巴嘛,除了用来讲话还可以吃吃喝喝的呀,人和人之间啊,多一起吃饭少各自说话才好呢。
现在想来,人说的“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误解的最主要因素”的确相当有道理。越是依赖迷信语言越是陷入泥沼,离感受感觉越远,大概这也是为什么人到中年以后不知不觉爱上了“沉默是金”,实在是千言万语还不如该吃吃该喝喝啊。
所以,亲爱的,啥也别说了,不如一起吃个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