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读了百来页的《苏东坡传》,已经被苏东坡的人格与林语堂的文字深深吸引了。
开篇不久,大概是出于对苏东坡的喜爱,林语堂在关于王安石变法的文字中毫无保留地批评王安石,维护苏东坡。“王安石在热衷于自己那套社会改革新法之下,自然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自然会将倡议之人不惜全予罢黜。”“身为诗人、哲人之苏东坡,拼命将自己个人之平实常识,向经济学家王安石的逻辑对抗。”即使如此,他也肯定了王安石的认真积极,与迫不得已。王安石基本上关心的是充裕国库,提高税收,提出老百姓要付税以代替兵役。而苏东坡主张的是免役法,是他所支持新法中的唯一一种。
书中也对苏东坡的诗句进行赏析解释。“东坡四年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琪。却似四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此诗音韵协和,犹如一粒小宝石,有轻灵自然之美。”由于这本书本来是写给外国人看的,那诗句必定会翻译成不对称的外语言。但林语堂用他绝妙的比喻,将苏东坡诗词的美感跨过异国思维传达出去,是灵魂的美丽震撼。“日月何促促。尘世苦局束。仙子去无踪,孤山遗白鹿。......”鹿似乎是从古至今文人们都喜爱的意象,伴随着自己美好快乐的祝愿。而苏东坡写了这一头道士身边相伴的鹿,证明了东坡精神的超逸高士。
苏东坡的形象是鲜明的,也许正如林语堂所写,因为他离我们的时代太远,他完整的一生才能够被我们所洞察。他轻松自在多才多艺,有时还会泛起一些情绪——“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却又充满温和与透彻——“也无风雨也无晴”。深深触动我的,是他的自然与洒脱。
——徐梓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