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年前听一位老师讲课,老师说她能吃出她家阿姨做饭时的情绪,如果阿姨这天做饭时不开心,这顿饭老师就吃不下去了。我当时觉得很惊奇,怎么也想不透,你怎么能从一个人做的饭中吃出情绪呢?
前不久和一位老师聊天,老师说受疫情限制,工作缓下来这段时间他没有干别的,成天就琢磨着怎么吃了。那一刻,我突然特别感动,我说:“那你该长胖了吧。”
其实我说的“长胖”并不是一般我们理解的体重增加了,而是在那一刻我突然感受到一种幸福,那是身体得到了水谷的滋养而呈现出的润泽饱满,是心灵因接收到这份滋养而变得从容、喜悦。
在那一刻,我好像突然也触摸到自己瘦到长不胖的原因了。
我自幼是个对食物很挑剔的孩子,吃饭对我来说是件很难的事情,没见过的不吃、长的不好看的不吃、看不顺眼的不吃、即便是喜欢吃的,没炒好也不吃……那时我爸最喜欢说的就是:“吃饭是为了填饱肚子,哪里那么多讲究,哪有功夫那么多讲究。”每次说的时候都又气又急。听完这话,气氛不好,我更加吃的少了。所以,我一直长的很瘦。现在想来,我的瘦不仅仅是吃的少,大概也是因为实际上我一直都能感知道食物中的情绪,也没办法从带着这些情绪的食物中获取滋养。也的确是,吃不好饭的时候我的心情通常都不好,到现在也依然如此。
吃不好饭的感觉是委屈中带着深刻的难过的。就像植物没有得到阳光雨露的照耀,就像一个人一直在阴雨天里,忧伤、干瘪、缺乏力量又可怜。我不知道在心理学上吃饭是不是和爱相连接的,但是,吃不舒服的感觉于我是有和爱相关联的部分的,但是吃不好的感觉对我来说是会让我感觉到爱的匮乏的,也会让我感觉到沉入消极的情绪或者认知里。
以前我从不觉得自己是个吃货,也没有对吃饭很有感觉或者定义,但是,那天老师那句:“我最近成天琢磨吃了。”突然让我意识到,原来我也不是不在意吃,恰恰相反,我心底对吃其实是有一番自己的讲究的,而对于我这样的讲究,大概只有正视并且尊重到自己这部分,才能真正让我得到水谷的滋养。
我还是小时候的那个我,而我终于长大,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我自己的生活了,包括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