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故乡是我们年少时,想要逃离的地方;是我们年老时,想回可能已经回不去的地方。对于白岩松来说,他就像一只风筝一样,在空中翱翔,而故乡,就是他的风筝线。不论走得多远,故乡都是剪不断脐带的血地,都是他不断向前的力量所在。
01 故乡是什么
在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或若干个故乡。有地域上的故乡,也有精神上的故乡。地域上的故乡,安放我们的身体;精神上的故乡,安放我们的灵魂。正如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所说:“那个你年少天天想离开;但是岁数大了,天天想回去的地方就是故乡。”
02 故乡的记忆是与母亲的告别——断了线的风筝
1993年,25岁的白岩松回到故乡呼伦贝尔,与太太补办一场简单的婚礼。在火车即将出发离开的时候,母亲急匆匆地赶过来。他回忆说,那是他第一次明白:“这一次是真的要离开家了。因为,这一次的离开意味着,回到北京后,我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家。”
“那一瞬间,我突然感觉到,风筝飞在天上,原来一直有个线在这儿。摇把在母亲手上,可是今天,风筝线和摇把之间被剪断了。”白岩松说道。
03 故乡人、故乡情——还在的风筝线
1996年前后,白岩松在采访斯琴高娃时,与一群蒙古老乡聚在一起。腾格尔,很自然地就把钢琴盖掀开,开始弹奏《蒙古人》;旁边是中央民族大学的著名舞蹈家奥登格日勒,也很自然地开始跳起蒙古舞;而斯琴高娃,也不自觉地开始哼歌。
“那一瞬间,我如同被雷打了一样,原来风筝线没断,一直还在。”
白岩松在作为《朗读者》的嘉宾时表示:“现在回忆起那一天来,对我来说都非常重要,我再次确认,我又回来了。”
04 故乡是有传承性的
1985年,17岁的白岩松离开故乡呼伦贝尔去北京求学,在北京一待就是几十年。但是,他似乎从来没有把故乡和家乡这样的词,跟北京连接在一起。他说:“我在北京35年了(1985——2020),在故乡才17年。但是骨子里头依然会觉得我是呼伦贝尔的,是内蒙的。”
在白岩松看来,不管在北京生活多少年,呼伦贝尔始终是他的故乡,不过在他儿子这一代,却早已将北京当成了自己绝对的故乡。“可是后来他突然要去学历史,是自己选择的,将来准备攻读蒙古史。这时候你会发现故乡是有传承的。当他选择蒙古史的时候,我还是看到了,他在回头。”
山一程,水一程,渐行渐远后你也许会惊奇地发现,故乡永远是剪不断的脐带,是具有传承性的。
05 故乡是我坚定向前的力量
现在经常流行一句话,叫走得太远,别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白岩松说:“我们起码得先保证,走得再远,也别忘了当初在哪出生,在哪成长——那个地方是故乡。”当你认清楚故乡之后,你也许不会再感到惶惶不可终日;不会再天天忙得稀里糊涂,倒头就睡,却不知道自己的起点在哪儿……
“我们只有回头的地方越清晰,向前走得才会越坚定。这可能就是故乡的意义。”白岩松如是说。
故乡,是起点,也是终点,是我们无论何时回头,“她”都在的那个地方。故乡对你来说,有何种特殊的意义?欢迎关注留言,一起聊聊故乡的那些人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