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1、开学一周内,上交各类计划;期末放假前一周上交工作总结。

2、教师要按时参加集体备课活动,确保集体备课时间不少于3.5小时。组长要保证备课秩序,要统一按安排集中活动,要认真填好集体备课记录表,集体备课结束后,及时交教务处存档。

3、教案按课表正课节数,要体现问题化教学设计,要分开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4、上课要提前3分钟候课,课上要关注每个学生上课状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杜绝一言堂、严禁拖堂。调课要提前向年级部申请并告知学生。

5、作业布置要统一、适量、实用有效;批改要及时规范,等次要统一,要有适量鼓励性评语(作业总数的十分之一);作业批改手册记录要完整。

6、作业本作业次数要求:语文作业每课一次,作文每两周一篇,每学期六至八篇;数学、英语每周四次;政治、历史每周两次;地理、生物、美术等每周一次。

7、语数英周清、月清卷要全批全改,有分数登记单;课时练每周至少要有一次批阅。

8、所有教师听课每周不少于一节;教龄不足三年的教师每周两节,听课记录项目齐全,过程详细,有听有评。

9、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后每位教师要认真分析,及时完成考后反思;备课组长要完成试卷分析,按时上交。

10、周课时安排:语、数、英各五节,政治、历史各三节,地理、生物、体育各两节,音、美、信各一节。(下午第三节统一安排为听力、书法活动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