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了本书第六章(全球政治的文化重构)第一节的内容——寻求结盟:认同的政治。要点如下:
由于现代化的激励,全球政治正沿着文化的界线进行重构。文化相似的民族和国家走在一起,文化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则分道扬镳。
与此同时,以意识形态和超级大国关系确定的结盟让位于以文化和文明确定的结盟,重新划分的政治界线越来越与种族、宗教、文明等文化的界线趋于一致,文化共同体已经取代冷战阵营,文化认同的答案确定了该国在世界中的位置、它的朋友和它的敌人。文明间的断层线正在成为全球冲突的中心界线。
为什么文化共性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合作和凝聚力,而文化的差异却加剧分裂和冲突?作者认为有五个原因:
首先,每个人都有多种认同,如亲缘关系的、职业的、文化的等等。一个方面的认同可能会与另一个方面的认同发生冲突;
其次,文化认同的日益凸显很大程度上是个人层面上社会经济现代化的结果。而在社会层面上,非西方社会能力和力量的提高刺激了本土认同和文化复兴;
第三,任何层面上的认同(个人的、部族的、文明的等)都只能在与“其他”(与其他的人、部族或文明)的关系中来界定。人类历史上始终存在着文明的“我们”与文明之外的“他们”;
第四,不同文明国家和集团之间冲突的根源,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国家或集团将自己的价值、文化和体制强加于另一个国家或集团。
一般来说,物质利益的分歧可以通过谈判解决,但这种方式却很难适用于文化之间的分歧。就如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之间关于耶路撒冷的争端一样,可能看起来是一个直接的领土问题,但为什么很难解决?那是因为对于双方来说,那些地方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和感情的意义;
最后一点,是冲突的普遍性。国家和人一样,总是喜欢竞争,喜欢树一个竞争对手。因此,冷战结束后并未结束冲突,反而产生了基于文化的新认同以及不同文化集团之间冲突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