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还是要弄清楚摄影的初衷。初衷是为了纪录,作为一个纪录者,大家第一步要做的是腾空脑子里所有之前了解过或学习过的摄影知识。因为那些都会困扰着你,我说的不是什么圣经,只是把我这么多年来的经验浓缩给你,就像传授神功一样,哈哈哈
摄影分为几个步骤来完成,构思-观察-拍摄-设计,就像画画一样。往往大家在摄影的时候会把构思这一部丢掉,或者说把观察和构思的顺序弄反了。
今天,我们以秋天为题。那么构思的意义就是,什么物代表秋天,什么颜色是秋天,什么感觉是秋天。比如说,金黄的树叶是秋天。那么做到观察,观察的目的是找到更适合拍照的瞬间和角度,和打猎一样。
摄影拍摄和后期都属于技术层面,铺垫这么多,我今天和大家说的部分是“如何观察?”也就是如何取景。
这里提到几个部分:
1.线条
2.画面比重
3.人物对于画面的影响
4.光线
首先说线条,什么是线条?线条就是所有物体的边缘产生的“线”。第一点,线条-引导线-地平线-消失点。
还有一条叫引导线。
在这幅画面里,海平面是引导线。它框柱了画面,将画面再次分隔。
所以大家在观察拍摄物的时候,首先确定画面里的引导线。引导线怎么找?如何能快速决定?那么就要找到画面的“消失点”
但不是每张图都有的,有可能消失点在画外,需要你去假想。也有可能引导线只有一条,就像我第一张图海平面那样。但是,找消失点去寻找线是不会出错的。另外,特别注意的地方是,引导线里总有一条是画面的地平线。
有可能不明显,有可能要你去预估。但切记,这条地平线一定要和画面保持180度的平行。这条线歪了,画面整体会倾斜,看起来会很奇怪。特别是这种风景图
第二点,画面比重。比重(主体要占绝对优势),画面整洁不要,不要干扰主体
我们都知道画面是有重量的,重量失衡就会很难受。重量就是指:画面中你拍摄的主体占的比例。我们都知道画面是有重量的,重量失衡就会很难受。重量就是指:画面中你拍摄的主体占的比例。
所以场景是为人(或者说为主体)服务的,让摄影成为一个减法,而不是加法。很多人想拍这个想拍那个,干脆一张照片全拍下来。结果给别人看,人家根本不知道你拍的是啥。比重里还有要提到的就是整洁,没有干扰物去干涉主体,这也是取景的学问。
比如我就想拍一个骑车的人过铁道,为了等他的前方没有过多的来往车辆,我在这站了10分钟等到了这个机会
第三,人物对于画面的影响。我们都知道好的人文照片,一定是有人有景有光线的。人的一个动作,让画面会充满生机。
总结一个比较简单的把人物加到画面里的取景方式。把你的画面一分为二,人放在那二分之一的中间即可。这是一个有效但非常规的构图方式,无论远近还是近景都可以使用。但绝不仅这一种构图方式,我这里说的是对于初学者,非常好用的!
最后,我们要提到的是光线,除了顺光和逆光,有没有考虑过光的照度呢?光有什么用?光可以塑造主体,让其立体;光可以照亮环境;光可以给照片增加温度。那么光的覆盖量就很关键了。
所以我们通过这个分析可以看出大照度和小照度带来的氛围感是不一样的,同时温度也是不同的。
我们在观察中,应该留意光源来的方向,通过这个方向去寻找影的比例。这里提到一个词叫“光比”。专业的解释是:暗面和亮面的受光比例即是光比。如画面照明平均,则光比为1比1;如亮面受光是暗面的两倍,光比为1比4;以此类推。光比越大,轮廓越深刻;越小,轮廓越平庸。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在晴天和阴天两个光线条件下,站在同一个地方,他们的人脸看起来一样吗?
最后提到的是光线是可以引导主体的。
总结一下,光线的功能-照度、强弱产生变化-光线有引导功能。
教大家一个实用的构图方法,把画面分成三分,把主体放在其中一分,会很工整
本文整理来源公众号:木棉绘画工坊
授课老师的微博:森画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