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闲暇,整理上学期的学习资料,不经意间翻到了陈锁明教授的一场讲座照片,感触颇多。陈教授是北师大校长培训学院院长、教育部校长国培专家库首批专家。他就像一台“变压器”,用了大量的关键词、有趣的图片、视频,将原本复杂难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更易懂、更接地气的语言,让一整天枯燥的讲座变的妙趣横生!
首先,陈教授从一张图切入近年来的热词“核心素养”,通过与大家的互动诠释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切实培养学生的能力,即:观察(阅读)、质疑(提问)、思维、表达、评价的能力。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然后,陈教授又从时代背景、教育的时代性特征、当前中国教育面临的挑战、转型社会中的十大社会病症、教育的六大关键问题、学生的发展现状等几个方面入手,深入浅出的梳理、分析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面临的挑战。紧接着,又以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为指导,给出了破解上述挑战的策略,并列出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六大具体举措。
重新翻阅陈教授的PPT,更感肩上责任之重。作为一名老师,同时又是学校的中层管理人员,一定要做到:高站位,顺应时代趋势,以变革应对挑战。1、做好“加”与“减”。像陈教授在报告中提到的,要增加老师与学生的“赋 富 福”,减掉 “附 复 负”,让大家少一些低附加、重复性的任务,让老师与学生在校园内有尊严、幸福的工作学习。2、以课程改革六大核心词(跨界、整合、分层、分类、实践、选择)为指引,引领课堂教学的变革,把时间、学习权、话语权、探究权、评价权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学习力,在课堂上由“被告知”的角色逐步转变为“自主求知”的角色定位。3、进入教育3.0时代,面对21世纪的新学生,更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做到藏技于身。一定要抽出时间给自己充电,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4、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有很多事情是高科技替代不了的。教育者的智慧,学习者的实践能力,学生的想象力等等。技术是为课堂服务的,作为教师,课堂上不必追求高大上的课件,应更多的关注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应当打造交流、对话、快乐主动、发现的课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
以人为本和谐创新谋发展,与时俱进勤奋务实谱新篇。我们处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惟有变革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以更加勤奋、务实的工作态度迎接新的挑战,谱写方园教育更加美好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