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全口义齿的印模分两种方式:压力性印模与解剖式印模,压力性印模对黏膜有一定的压力,使粘膜处于功能状态,而解剖式印模无压力,处于非功能状态。操作方法的区别在于上下颌个别托盘是否打孔。这是教科书上最经典的解释,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有什么差别呢?
取压力性印模时托盘不打孔,取模时印模材对黏膜施加一定压力,黏膜处于变形状态,此时进行边缘整塑,所以取出来的模型上黏膜转折线处的位置与压力状态下的牙槽嵴黏膜相匹配,义齿制作完成后,刚开始放入义齿的时候组织面与黏膜接触,但是基托边缘尚未达到黏膜转折处,施加咬合力后牙槽黏膜受压变形处于功能性状态,义齿轻微下沉,基托边缘达到黏膜转折处,此时排挤出组织面与黏膜间的气泡形成负压从而建立吸附力,撤掉咬合力后,牙槽黏膜反弹,但是此时吸附已经建立,只要保证边缘封闭,没有气泡进入组织面就可以一直维持吸附力,用吸附力来抵抗黏膜回弹的力量,所以黏膜处于轻微的受压状态。当患者戴牙时需要给予患者戴牙指导,先让患者摆摆舌头、空咬几次,此时进入黏膜功能状态才算建立了吸附力。
取解剖式印模时托盘打孔,多余的压力从孔洞处释放,取模时印模材对黏膜几乎无压力,因此取出来的模型上非功能状态下的牙槽嵴黏膜与边缘转折线的位置相匹配,义齿制作完成后,刚开始放入义齿的时候组织面与黏膜接触,没有施加咬合力的时候,组织面与未变形的黏膜接触,同时基托边缘就达到了边缘转折线处,当施加咬合力时,黏膜受压变形,义齿轻微下沉,同时基托边缘也会超过一点边缘转折线,此时组织面与黏膜间形成负压建立吸附力。当撤掉咬合力时,义齿的吸附力需要抵抗牙槽黏膜回复弹性的力量和边缘转折线处的力量,对抗的力量变大,而且边缘转折处对抗的是肌肉的力量,很强大,有可能迫使义齿又回到了无压力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一点地方进去个小气泡,就破坏了整个的边缘封闭。如果吸附力足够大能抵抗那些力量的话相当于牙槽嵴黏膜和边缘转折线处的黏膜都处于功能状态。
因此,取模时是否需要打孔根据牙槽嵴条件来决定,黏膜动度小的位置,就不需要打孔,粘膜动度大的位置,就需要打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