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见你之后,结婚我没有想过别人。”这是著名作家对他的妻子杨绛的评论。
1932年春天,杨绛考入清华大学与钱钟书相识,初次见面,为了解释一个误会,一句“我没有订婚”和一句“我也没有男朋友”,杨绛和钱钟书开始恋爱,之后开启了长达一生的爱情长跑,钱钟书曾评价杨绛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短短八个字绝无仅有的体现了这对学者伉俪的互敬互爱,让人心生羡慕。
杨绛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祖辈都是满腹诗书的忠义之士,父亲杨荫杭学识渊博,为人淡泊,母亲唐须嫈知书达礼,贤良淑德。在这样的家风家教的熏陶之下,才有了闻名海内外的那个才华横溢,淡定从容的杨绛先生。
杨绛1911年7月17日出生于北京,在杨绛出生之前,杨家已经有了寿康、同康和闰康三个女孩,但是父亲杨荫杭还是特别喜欢这个刚刚降生的小女儿,将她视作掌上明珠。杨荫杭给这个女儿取名季康,小名就叫阿季,寓意季季顺遂,年年安康。“季康”与“绛”谐音,这也是杨绛笔名的由来。小阿季从小就乖巧伶俐,聪明孝顺,给这个家带来了无限欢乐。
由于父亲杨荫杭官场失意,1919年秋,心灰意冷、备受打击的杨荫杭看透了北洋政府的官官相护,决定辞官,举家回南。回到无锡后,杨家一家人租住在无锡沙巷的一栋旧宅子里,一家人过着简单的生活。由于父亲突然病重,阿季回南后就在就近的沙巷口大王庙小学念书,这所学校离家很近,但是教学质量不高,父亲学贯中西,见识广博,自是知道知识的重要性,所以自第一个女儿寿康上学起就开始为子女留心寻找最好的学校。杨荫杭病好后,阿季主动提出去上海有名的学堂启明女校念书,阿季的大姐、二姐、堂姐还有二姑妈都曾在这里念书。于是,年仅9岁的小姑娘第一次离家开始了寄宿学校的生活。
1923年,随全家迁往苏州,进入振华女校就读。1928年,进入苏州东吴大学。1932年,毕业于东吴大学,同年前往清华大学借读,并认识了钱锺书。1935年—1938年,留学英法。1942年冬,完成了其第一部剧作《称心如意》在上海公演。1944年,创作的喜剧《弄真成假》在上海公演。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1978年,出版《堂吉诃德》中译本。1981年7月,出版散文集《干校六记》。1987年5月,出版散文集《将饮茶》。1988年12月,出版长篇小说《洗澡》。2003年7月,出版散文集《我们仨》。2007年8月,出版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2014年8月,出版中篇小说《洗澡之后》。2016年5月25日1时10分,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105岁。
杨绛先生一生淡然优雅,对待生活不妥协,不慌张,温柔且有力量。读杨绛,让人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找到一隅安静的地方,在繁忙吵闹的生活之余,静静反思,让自己浮躁的心沉下来,去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