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One 学习
1.从众(conformity):
赫伯特:
从众历程:顺从(为免受罚:口服心不服)-内化(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口服心服)-认同(个体价值观符合团体价值观)
教育要从多数人着手,然后让这多数人发挥他的影响力,让少数人不自觉地想要随从。站在学生的立场来带领学生。
2.单纯曝光效果(more exposure effect)
扎荣茨:
只要一个人、事、物不断在自己的眼前出现,自己就愈有机会喜欢上这个人(或事、物)。
限制:
(1)一开始就让人感到厌恶的事情,无法产生曝光作用。
(2)如果两个人彼此之间已经有一些冲突,或是性格上本就不合,愈常见面反而愈扩大彼此的冲突。
(3)过多的曝光会引起厌烦。
对于老师和家长而言,如果不是很清楚而有把握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做这件事情有什么优缺点,与其多做一事,不如少做一事。要求愈少,与孩子的关系就会愈“单纯”,那么愈容易发生“单纯曝光效果”,也就是愈容易让孩子跟我们亲近。
应用单纯曝光效果,我们可以要求孩子每天花一点时间来背单词、做数学题,时间不要太长,只要养成接触的习惯就好。所谓接触,包括看英文电影、玩数独游戏等。若孩子一开始就对这些科目感到厌恶,那么安排接触的时间及频率就应该少一些,等到习惯后再慢慢增加。
3.模仿(modeling)
班杜拉:
注意(attention)-保持(retention)-再生(reproduction)-动机(motivation)
六个原则:
(1)楷模与学习者,在人格特质上相似;
(2)在学习者心中,楷模的角色就像偶像一般值得崇拜;
(3)楷模的行为明确,让学习者可以清楚认定;
(4)楷模所表现的行为 ,有明确的行为后果;
(5)学习者表现模仿行为之后,能够得到增强;
(6)楷模所表现的行为,在学习者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内。
当学生开始对楷模进行模仿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提供所谓的增强,增强包括外在增强(奖品或精神鼓励)和自我增强(成就感)。
4.跛足策略(self-handicapping)
伯格拉斯:
自我设障的方式可能只是行为上设下真正的障碍,也可能只是口头报告的时候,虚构一些不相干的情节,目的都是为了替自己主要的工作表现做掩护,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保护自己的自尊心不要受伤太多。
但是,如果当事人忘了使用了某项策略的目的,那么很容易让策略本身变成目的。
5.过度辩证效应(over justification effect)
斯滕伯格:
内在动机的强度,有可能会因为外在动机的加入而遭到破坏。一件他原本就喜欢做的事情,可能会因为我们不必要的奖赏,让他误会自己做某件事的原因是为了得到那份奖赏,他也就失去做某一件事情的动机了。
奖赏的误用:不仅处罚容易被免疫,奖赏也要注意会不会被学生习以为常。运用各种技巧方法时,注意三思而后行。
6.恋爱基模(love schema)
皮亚杰:
基模:个人内在会自行构建一套认知系统,而且个人会使用这套系统来处理所接触到的信息。因应不同的情景,基模会不断地修正、改变,甚至是创造新的基模来解释一个全新的问题。
不要着急恋爱:首先是爱情基模组织松散,会让人编写出不好的爱情剧本;其次爱情基模成型阶段有弹性,可以改变结构,但是一旦过早建立成型,再改变会很困难。
7.习得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
塞利格曼:
当个体认知自己的能力无法解决困难,对目前的环境变化无法控制,或是对于来发生 事情无法预测时,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延续,个体将会丧失斗志,进而陷入绝望的心理困境。
培养挫折容忍度:应该由小挫折开始,而且一定是孩子已经可以接受这个挫折了,才可以再继续给他更大的挑战。
Part Two 关系
8.睡眠效果(sleeper effect)
普雷肯尼斯:区分性衰退假说
信源可信性下的传播效果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的现象。也就是说,传播结束一段时间后,高可信性信源带来的正效果在下降,而低可信性信源带来的负效果却朝向正效果转化。有人也称此现象为信息振幅效果定理。
记忆是否可靠?记忆可以经由后来的事件,或是经由暗示之下而被创造出来。
我们希望运用睡眠效果,能够增强某些我们希望增强的信念;适度地提供自信,绝对有助于发挥潜能。
9.破窗效应(broken window effect)
詹姆士·威尔逊、乔治·凯林:
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事情会变好或变坏,往往只是一个关键点的突破而已,坏同学多到一定数量,全班就会快速沦陷;好同学增加到一定数量之后,全班也会快速地步上正轨。
10.联结与强化(linking vs. reinforcement)
桑代克:
尝试错误学习:认为学习的产生来自三个基本定律:练习律、准备律、效果律
斯金纳:
操作制约:若是个体表现某种行为后得到适度的鼓励,那么个体在日后就会更愿意在类似的情境中表现出相同的行为。
11.惩罚之前(before punishment)
惩罚只能是一个短暂的手段,绝对不能被称作教育的一种方法。
惩罚不可以单独使用,一定要配合辅导的工作。
在惩罚之前,要让当事人知道他为什么被处罚;在惩罚之后,也要让当事人知道有什么正确的方法可以取代他原本不良的行为。
惩罚的动作一定要在说教之前。
注意掌握态度、语气、时间、人数。
12.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
达利:
因为有其他旁观者的存在,反而使个人提供帮助的意愿降低的现象。
原因:责任分散、从众行为、社会赞许
解决方案:不断地做“危机处理”的演练;口头上请求特定的人帮忙,提供他人某种程度的责任感。
平时注意观察,不明显地请几位自己心目中内定的人选来扮演发号施令的角色,强化他的责任感。
13.消弱突现(extinction burst)
巴甫洛夫:古典制约
在消弱阶段的早期,制约反应的强度和频率都会增加,这个现象叫做“消弱突现”,我们可以把这个现象认为是一个暂时的过渡阶段。若此时再坚持消弱,反应就会完全消失。
行为主义中的“学习”强调的是“增强”,简单说就是我们希望通过某个方式,让个体的某种行为频率发生改变——这就和“惩罚”学生有关。
那么,如果孩子已经认错了,还需要处罚吗?答案是需要。
因为孩子的自律机制不够成熟,需要家长和老师通过外部的奖惩行为,在孩子心中建立起“行为”与“结果”关系。同时,如果不执行处罚,会破坏我们和孩子之前的一种“约定”,也降低了公信力。最为重要的,孩子可能会因此学会了撒谎。
在面对学生做错事时,老师和家长的第一个念头不应该是“怎么办”,而是“要不要办”。如果要处理,就必须看到结果。
14.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罗森塔尔、雅各布森:
原本智力表现相当的一群人,会因为老师对他们的期待不同,而有不同的成长速度。
提供正面预期,帮助这个人得到自信,表现的更好;自我实现预言更可以用在自己身上。
Part Three 决定
15.正义世界假说(a just world)
勒纳:
一般人会相信这个世界是一个“正义的世界”,而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以大概发生不幸的事件时,受害者往往被归咎于个人道德因素,而非归因于其他如运气、命运或是情境等明显的因素。这样的观念根深蒂固地潜藏在我们的意识中。有时候甚至是连受害者本人,也可能因此而自责。
这个假说是我们常犯的错误,希望我们不要继续犯相同的错误。我们怎么对人,也将决定别人怎么对我们。
16.自我评价维护理论(self-evaluation maintenance theory,SEM)
泰舍:
人们在与人的互动关系中,个人的自尊是否受损,会受到以下三方面的影响:
(1) 相对于别人,我们在同一任务中的表现如何?
(2) 我们跟别人的亲密程度。
(3) 这项任务对自我形象的重要性。
如果我们的好朋友,在我们重要的领域中胜过我们,那么我们的自尊就很可能会受到威胁,并且让自己感到焦虑。为了减少这份焦虑,我们可能采取以下的3种补救措施:
(1)加倍努力,超越别人;
(2)降低与朋友的亲密关系;
(3)降低该任务的重要性,寻找其他可以突显自己能力的任务。
抛弃自我的本位主义,互补有无,共同进步。学会欣赏他人,更加成熟快乐。
17.自我中心偏误(egocentric bias)
皮亚杰:
认知发展论:自我中心的现象发生在前运时期,大约是2岁以后开始发生,而在7岁以前就应该学会去掉自我中心的想法。
为什么这么多人长大后还会有自我中心偏误呢?
佛洛依德:
固着(7岁以后部分心智就不再长大了)或是退化(当人们遇到压力后,又躲回到儿童时代的心智)
人们对于集体活动的成果,在最后进行成败归因的时候,往往会过分夸大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认为自己所做的努力,就算不是最多,至少也不会比任何一个人少;或是认为自己所做的努力,在最后成功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就算最后工作不幸失败了,也绝对不能怪罪到自己这一部分。这样的现象叫做“自我中心偏误”。
大家都希望自己是一个“重要的人”,这是很积极正面的想法,但是如果要牺牲掉别人才能成全自己的成就感,这份成就感就失去他应有的荣耀了。
18.基本归因谬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海德:
情境归因(外在归因)和性格归因(内在归因)
温纳:
自我归因论,把情境归因分为运气、工作、其他;把性格归因分为能力、努力、身心状况。
罗斯:
基本归因谬误:一般人在解释他人行为的时候,倾向采用性格归因,而忽略情境因素。此外,也有其他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较常采用情境归因,而不太采用性格归因,结果造成“律己宽,待人严”的现象。
如果真相只是在告诉我们一个无法挽回的事实,那么我宁可选择忽视真相,转而希望事情的发展是比较正面而值得期待的。
19.印象的初始信息(primary effect)
琼斯:
相同的信息,只要呈现的时间不同,结果也会不一样。
导致初始信息之所以重要的可能性或许来自以下三点:
(1)人们总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
(2)大家往往会以先前的信息来解读后者发生的现象;
(3)先发生的事情总是比较容易记住。
波利安娜原则:
人们倾向对他人做出正向评估。但是一旦某个人出现负面信息的时候,对这个人的负面信息往往会被扩大来看待,结果,一个缺点的发现,极有可能掩盖掉9个优点的存在。称之为印象的负性效应(negativity effect).
20.虚假的一致(false consensus)
罗斯:
人们总是会把自己的行为想成是典型的行为,认为自己既然这么做了,别人也应该都会这么做才对。这种把自己的行为夸大为所有人的普遍行为的现象,称之为“虚假的一致”。
很多学生误以为“民意”在他那一边,所以跟老师呛声的时候总是理直气壮。建议老师在面对班级的时候,应该经常利用一些表决、投票、阐述意见等动作,让同学们知道他的想法可能不是多数人的想法,而且班级民意其实是在老师身上,而不是在某个学生身上。这样可以消减学生的气焰,省掉老师许多麻烦。
21.服从(obedience)
米格兰:破坏性服从实验
如何抗拒这种破坏性服从的现象:
(1)告诉当事人,出事自行负责;
(2)提供“不服从的楷模”,让当事人勇于做自己;
(3)告诉当事人“人很容易受权威的影响而盲从”,引起他的反思。
22.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费斯廷格:
面对“心想事不成”的问题时,人们解释的方式和维护自尊有很大的关系,为了维护自尊,大家往往会乐意再继续被欺骗下去。
不要被自己的想法所限制,不要被错误的观念绑死,而是重新而全面地思考问题。
23.团体迷思(group thinking)
安东尼奥·葛兰西:
在一个有高度凝聚力的团体中,有时候为了追求共识,常常会坚持团体的决策是正确的,因此忽略持相反意见的声音。造成“团体极化”:一件事情的决策,在经过众人的讨论之后,往往会比个人单独决策时,更趋向极端的决定。也就是保守的更保守,冒险的会更冒险。
造成团体迷思的原因:
(1)责任扩散(全体成员共同承担,个人不必负全责);
(2)自我监督(从众);
(3)心理卫士(捍卫领导的意见,导致意见极端化;)
(4)一致的假象(少数服从多数,成为“共同的决定”)
防止团体迷思:
(1) 鼓励成员多提供批评意见;
(2) 领导或关键成员,保持超然立场;
(3) 同一议题,分派不同的小组进行讨论;
(4) 决策的过程可以邀请一位局外人参加。
(5)考虑到“专业”因素(多数人的意见未必就是好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