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

Part One  学习

1.从众(conformity):

赫伯特:

从众历程:顺从(为免受罚:口服心不服)-内化(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口服心服)-认同(个体价值观符合团体价值观)

教育要从多数人着手,然后让这多数人发挥他的影响力,让少数人不自觉地想要随从。站在学生的立场来带领学生。

2.单纯曝光效果(more exposure effect)

扎荣茨:

只要一个人、事、物不断在自己的眼前出现,自己就愈有机会喜欢上这个人(或事、物)。

限制:

(1)一开始就让人感到厌恶的事情,无法产生曝光作用。

(2)如果两个人彼此之间已经有一些冲突,或是性格上本就不合,愈常见面反而愈扩大彼此的冲突。

(3)过多的曝光会引起厌烦。

对于老师和家长而言,如果不是很清楚而有把握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做这件事情有什么优缺点,与其多做一事,不如少做一事。要求愈少,与孩子的关系就会愈“单纯”,那么愈容易发生“单纯曝光效果”,也就是愈容易让孩子跟我们亲近。

应用单纯曝光效果,我们可以要求孩子每天花一点时间来背单词、做数学题,时间不要太长,只要养成接触的习惯就好。所谓接触,包括看英文电影、玩数独游戏等。若孩子一开始就对这些科目感到厌恶,那么安排接触的时间及频率就应该少一些,等到习惯后再慢慢增加。

3.模仿(modeling)

班杜拉:

注意(attention)-保持(retention)-再生(reproduction)-动机(motivation)

六个原则:

(1)楷模与学习者,在人格特质上相似;

(2)在学习者心中,楷模的角色就像偶像一般值得崇拜;

(3)楷模的行为明确,让学习者可以清楚认定;

(4)楷模所表现的行为 ,有明确的行为后果;

(5)学习者表现模仿行为之后,能够得到增强;

(6)楷模所表现的行为,在学习者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内。

当学生开始对楷模进行模仿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提供所谓的增强,增强包括外在增强(奖品或精神鼓励)和自我增强(成就感)。

4.跛足策略(self-handicapping)

伯格拉斯:

自我设障的方式可能只是行为上设下真正的障碍,也可能只是口头报告的时候,虚构一些不相干的情节,目的都是为了替自己主要的工作表现做掩护,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保护自己的自尊心不要受伤太多。

但是,如果当事人忘了使用了某项策略的目的,那么很容易让策略本身变成目的。

5.过度辩证效应(over justification effect)

斯滕伯格:

内在动机的强度,有可能会因为外在动机的加入而遭到破坏。一件他原本就喜欢做的事情,可能会因为我们不必要的奖赏,让他误会自己做某件事的原因是为了得到那份奖赏,他也就失去做某一件事情的动机了。

奖赏的误用:不仅处罚容易被免疫,奖赏也要注意会不会被学生习以为常。运用各种技巧方法时,注意三思而后行。

6.恋爱基模(love schema)

皮亚杰:

基模:个人内在会自行构建一套认知系统,而且个人会使用这套系统来处理所接触到的信息。因应不同的情景,基模会不断地修正、改变,甚至是创造新的基模来解释一个全新的问题。

不要着急恋爱:首先是爱情基模组织松散,会让人编写出不好的爱情剧本;其次爱情基模成型阶段有弹性,可以改变结构,但是一旦过早建立成型,再改变会很困难。

7.习得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

塞利格曼:

当个体认知自己的能力无法解决困难,对目前的环境变化无法控制,或是对于来发生 事情无法预测时,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延续,个体将会丧失斗志,进而陷入绝望的心理困境。

培养挫折容忍度:应该由小挫折开始,而且一定是孩子已经可以接受这个挫折了,才可以再继续给他更大的挑战。

Part Two  关系

8.睡眠效果(sleeper effect)

普雷肯尼斯:区分性衰退假说

信源可信性下的传播效果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的现象。也就是说,传播结束一段时间后,高可信性信源带来的正效果在下降,而低可信性信源带来的负效果却朝向正效果转化。有人也称此现象为信息振幅效果定理。

记忆是否可靠?记忆可以经由后来的事件,或是经由暗示之下而被创造出来。

我们希望运用睡眠效果,能够增强某些我们希望增强的信念;适度地提供自信,绝对有助于发挥潜能。

9.破窗效应(broken window effect)

詹姆士·威尔逊、乔治·凯林:

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事情会变好或变坏,往往只是一个关键点的突破而已,坏同学多到一定数量,全班就会快速沦陷;好同学增加到一定数量之后,全班也会快速地步上正轨。

10.联结与强化(linking vs. reinforcement)

桑代克:

尝试错误学习:认为学习的产生来自三个基本定律:练习律、准备律、效果律

斯金纳:

操作制约:若是个体表现某种行为后得到适度的鼓励,那么个体在日后就会更愿意在类似的情境中表现出相同的行为。

11.惩罚之前(before punishment)

惩罚只能是一个短暂的手段,绝对不能被称作教育的一种方法。

惩罚不可以单独使用,一定要配合辅导的工作。

在惩罚之前,要让当事人知道他为什么被处罚;在惩罚之后,也要让当事人知道有什么正确的方法可以取代他原本不良的行为。

惩罚的动作一定要在说教之前。

注意掌握态度、语气、时间、人数。

12.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

达利:

因为有其他旁观者的存在,反而使个人提供帮助的意愿降低的现象。

原因:责任分散、从众行为、社会赞许

解决方案:不断地做“危机处理”的演练;口头上请求特定的人帮忙,提供他人某种程度的责任感。

平时注意观察,不明显地请几位自己心目中内定的人选来扮演发号施令的角色,强化他的责任感。

13.消弱突现(extinction burst)

巴甫洛夫:古典制约

在消弱阶段的早期,制约反应的强度和频率都会增加,这个现象叫做“消弱突现”,我们可以把这个现象认为是一个暂时的过渡阶段。若此时再坚持消弱,反应就会完全消失。

行为主义中的“学习”强调的是“增强”,简单说就是我们希望通过某个方式,让个体的某种行为频率发生改变——这就和“惩罚”学生有关。

那么,如果孩子已经认错了,还需要处罚吗?答案是需要。

因为孩子的自律机制不够成熟,需要家长和老师通过外部的奖惩行为,在孩子心中建立起“行为”与“结果”关系。同时,如果不执行处罚,会破坏我们和孩子之前的一种“约定”,也降低了公信力。最为重要的,孩子可能会因此学会了撒谎。

在面对学生做错事时,老师和家长的第一个念头不应该是“怎么办”,而是“要不要办”。如果要处理,就必须看到结果。

14.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罗森塔尔、雅各布森:

原本智力表现相当的一群人,会因为老师对他们的期待不同,而有不同的成长速度。

提供正面预期,帮助这个人得到自信,表现的更好;自我实现预言更可以用在自己身上。

Part Three  决定

15.正义世界假说(a just world)

勒纳:

一般人会相信这个世界是一个“正义的世界”,而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以大概发生不幸的事件时,受害者往往被归咎于个人道德因素,而非归因于其他如运气、命运或是情境等明显的因素。这样的观念根深蒂固地潜藏在我们的意识中。有时候甚至是连受害者本人,也可能因此而自责。

这个假说是我们常犯的错误,希望我们不要继续犯相同的错误。我们怎么对人,也将决定别人怎么对我们。

16.自我评价维护理论(self-evaluation maintenance theory,SEM)

泰舍:

人们在与人的互动关系中,个人的自尊是否受损,会受到以下三方面的影响:

(1) 相对于别人,我们在同一任务中的表现如何?

(2) 我们跟别人的亲密程度。

(3) 这项任务对自我形象的重要性。

如果我们的好朋友,在我们重要的领域中胜过我们,那么我们的自尊就很可能会受到威胁,并且让自己感到焦虑。为了减少这份焦虑,我们可能采取以下的3种补救措施:

(1)加倍努力,超越别人;

(2)降低与朋友的亲密关系;

(3)降低该任务的重要性,寻找其他可以突显自己能力的任务。

抛弃自我的本位主义,互补有无,共同进步。学会欣赏他人,更加成熟快乐。

17.自我中心偏误(egocentric bias)

皮亚杰:

认知发展论:自我中心的现象发生在前运时期,大约是2岁以后开始发生,而在7岁以前就应该学会去掉自我中心的想法。

为什么这么多人长大后还会有自我中心偏误呢?

佛洛依德:

固着(7岁以后部分心智就不再长大了)或是退化(当人们遇到压力后,又躲回到儿童时代的心智)

人们对于集体活动的成果,在最后进行成败归因的时候,往往会过分夸大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认为自己所做的努力,就算不是最多,至少也不会比任何一个人少;或是认为自己所做的努力,在最后成功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就算最后工作不幸失败了,也绝对不能怪罪到自己这一部分。这样的现象叫做“自我中心偏误”。

大家都希望自己是一个“重要的人”,这是很积极正面的想法,但是如果要牺牲掉别人才能成全自己的成就感,这份成就感就失去他应有的荣耀了。

18.基本归因谬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海德:

情境归因(外在归因)和性格归因(内在归因)

温纳:

自我归因论,把情境归因分为运气、工作、其他;把性格归因分为能力、努力、身心状况。

罗斯:

基本归因谬误:一般人在解释他人行为的时候,倾向采用性格归因,而忽略情境因素。此外,也有其他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较常采用情境归因,而不太采用性格归因,结果造成“律己宽,待人严”的现象。

如果真相只是在告诉我们一个无法挽回的事实,那么我宁可选择忽视真相,转而希望事情的发展是比较正面而值得期待的。

19.印象的初始信息(primary effect)

琼斯:

相同的信息,只要呈现的时间不同,结果也会不一样。

导致初始信息之所以重要的可能性或许来自以下三点:

(1)人们总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

(2)大家往往会以先前的信息来解读后者发生的现象;

(3)先发生的事情总是比较容易记住。

波利安娜原则:

人们倾向对他人做出正向评估。但是一旦某个人出现负面信息的时候,对这个人的负面信息往往会被扩大来看待,结果,一个缺点的发现,极有可能掩盖掉9个优点的存在。称之为印象的负性效应(negativity effect).

20.虚假的一致(false consensus)

罗斯:

人们总是会把自己的行为想成是典型的行为,认为自己既然这么做了,别人也应该都会这么做才对。这种把自己的行为夸大为所有人的普遍行为的现象,称之为“虚假的一致”。

很多学生误以为“民意”在他那一边,所以跟老师呛声的时候总是理直气壮。建议老师在面对班级的时候,应该经常利用一些表决、投票、阐述意见等动作,让同学们知道他的想法可能不是多数人的想法,而且班级民意其实是在老师身上,而不是在某个学生身上。这样可以消减学生的气焰,省掉老师许多麻烦。

21.服从(obedience)

米格兰:破坏性服从实验

如何抗拒这种破坏性服从的现象:

(1)告诉当事人,出事自行负责;

(2)提供“不服从的楷模”,让当事人勇于做自己;

(3)告诉当事人“人很容易受权威的影响而盲从”,引起他的反思。

22.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费斯廷格:

面对“心想事不成”的问题时,人们解释的方式和维护自尊有很大的关系,为了维护自尊,大家往往会乐意再继续被欺骗下去。

不要被自己的想法所限制,不要被错误的观念绑死,而是重新而全面地思考问题。

23.团体迷思(group thinking)

安东尼奥·葛兰西:

在一个有高度凝聚力的团体中,有时候为了追求共识,常常会坚持团体的决策是正确的,因此忽略持相反意见的声音。造成“团体极化”:一件事情的决策,在经过众人的讨论之后,往往会比个人单独决策时,更趋向极端的决定。也就是保守的更保守,冒险的会更冒险。

造成团体迷思的原因:

(1)责任扩散(全体成员共同承担,个人不必负全责);

(2)自我监督(从众);

(3)心理卫士(捍卫领导的意见,导致意见极端化;)

(4)一致的假象(少数服从多数,成为“共同的决定”)

防止团体迷思:

(1) 鼓励成员多提供批评意见;

(2) 领导或关键成员,保持超然立场;

(3) 同一议题,分派不同的小组进行讨论;

(4) 决策的过程可以邀请一位局外人参加。

(5)考虑到“专业”因素(多数人的意见未必就是好的意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125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93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054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77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96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62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88评论 3 41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817评论 0 27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266评论 1 31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86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646评论 1 347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75评论 5 34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74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21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96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642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53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