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自己对孩子的学习与教育太过在意了,最近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难的职业之一,就是家长。简直太同意了!
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家长,前面文章我有讲到,自从女儿上小学一年级以来,我就莫名的焦虑。每天放学回家,等待我的不是亲子间的“你侬我侬”,而是一场“战斗”——陪娃写作业,这成了我的一场劫难。不写作业时,母慈子孝,连搂带抱!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就像是“新贵妃醉酒”里的那句:爱恨就在一瞬间!...…
此情此景,这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能够感同身受的家长们,我想应该不在少数吧!
今天看完樊登的《陪伴孩子终身成长》。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养育是复杂体系,绝不是“别人怎么做,我照做就行”的简单粗暴的逻辑。否则,孩子的生命力就会被扼杀掉。
书中他说到:“家长要具备复杂体系的知识,知道孩子更像是一片森林,而不是一辆汽车。他不能通过机械化的手段切割、打磨、挤压、组装,否则,你最后得到的就是一部考试机器:会考试,能拿高分,但是对知识没热情,对人也没感觉,不爱社会,不爱家人。
如果我们相信,孩子更像是有生命的森林,就要允许他用自己的方式成长,你能给予的是阳光、雨露、适当的肥料、陪伴和耐心。最终,她将长成的样子一定和我们设想的不一样,但一定有惊喜。”
是的,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最可以使劲儿的地方,是自己。只有家长保持成长,才能帮孩子成长。我们每个人和世界的关系,都能从童年和父母的相处方式中找到答案。一个健康的家庭惠及三代,尤其是妈妈对整个家庭文化的影响最也深刻。一个母亲心理健全,她的孩子自然健全;如果母亲心理病态,孩子就可能病态。可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亲子关系,决定孩子的一生。我想到之前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尹建莉老师讲到的教育的三要素:第一是信任,第二是自由,第三是爱。这三要素是教育最重要的基石。
而樊登老师恰恰也在此书中给出了“三行代码”,也就是人生最重要的三根支柱:
1.无条件的爱:孩子心中要有坚定的无条件的爱。这种爱,是温柔而有边界的爱。既不是盲目的爱也不是溺爱。是指对孩子的爱里没有交换、没有恐吓,也没有威胁,让孩子知道自己是被无条件欣赏和接受的,并能无条件地信任和依赖我们。这样,孩子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走得过去。作为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应该更多的体现在实际语言和行动上。要善于表达,勇于行动。
2.价值感:要让孩子知道自己能够给自己和他人创造价值,是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有价值感的人,他对自己的评价就会高,就会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从而自律性会更强,自然能管好自己。
3.终身成长的心态:让孩子能够知道遇到困难和挫折正是自己成长的机会。如果一个人具有终身成长的心态,他就会觉得每一次都是学习的机会。人生路还很长,为什么不可以去尝试一下?即便做错了,也能从中学会些什么!
人是一个复杂体,真正能够让这个复杂体发生作用的,只有他真正的内在动力。内在动力如果足够足,生命力旺盛,有爱,他才能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我们要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能够自己去开路,去架桥的这么一个人。
父母终身学习的意义在于:经由漫长的阅读与学习之路,即便我们未来依然不是完美的父母,但那毕竟是我们走过千山万水才到达的高度。
最后,用樊登老师的一句话结束:
爱,是需要拿感谢来交换的。
无论我们自己的人生是怎样的,我们都要感恩自己的父母,感恩他们的爱,给了我们生命,这是最重要的东西。但对于孩子,我们给了他生命,我们就要有陪伴他终身成长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