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位网友在找树洞精聊天时,谈起了一个让人不免有些颓丧的话题。人活着真的有意义吗?是否幸福又该如何界定呢?
绝大多数人一生的脉络通常都是,从小好好学习,为了考上一所好的大学。拿到大学文凭后,去找一份好的工作。工作稳定后,找一个不错的伴侣成个家。一边养育子女,一边在事业上拼命向上攀登。这可以说是许多人理想中的生活了。
到底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些,我们姑且先不谈。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难见到,即使做到以上这一切的朋友,好像本身的幸福指数也不算太高。
2006年心理学博士徐凯文教授,在一次学术论坛上提出了空心病这一概念。其指的是那些原本很优秀的学霸、学神们,在大学校园中,莫名对生活失去热情。觉得生命没有意义这一群体表现。
在北大校园统计中发现,约有百分之四十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空心病的症状。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社会的发展,近年来空心病的主要人群已从大学生向其他年龄段缓慢扩散。
严格来说空心病并不属于病理性名词。而是属于教育和健康领域。空心病的主要表现为,对生活失去热情和动力,认为一切都没有意义。即使没有外界刺激,依然觉得心好累。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生存意志降低。
在临床诊断时,空心病常常和抑郁症相混淆。但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药物,均对空心病患者效果不明显。其主要辨别特征为,绝大多数抑郁症患者,在接受过电抽搐治疗后,情绪都会在短时间内得到一定的缓解。然而,此法对空心病患者没丝毫作用。
患空心病的人群大多智商较高,常规的心理咨询师也总是因为跟不上他们的思维节奏,导致治疗效果不显。目前,对于治疗空心病最为有效的手段就是,通过正确的引导,让患者自身改变认知结构。
对于空心病的具体成因,现在主流学界和坊间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
1)认为空心病是叠加性精神创伤造成的。
精神创伤这个词,相信大家应该或多或少都听说过。
在传统心理学定义中,将精神创伤限定为过往重大的变故,以及强烈的负面体验。一次过量的刺激,就可能导致精神当场崩溃。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定义要宽泛许多。现在认为我们每一次或大或小的负面情绪体验,都可以理解为遭受一次精神创伤。
相较于传统的精神创伤,叠加性精神创伤就像拿着钝刀子割肉一样。当我们在生活中不断以滴水穿石的方式积累负能量,当达到某个阈值时,相应的问题就会爆发。
因此建议大家,当我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还是要寻找适合自己的疏解发泄途径。不要憋在心里。尤其在我国,这种文化环境下,自古就讲究男儿有泪不轻弹。更容易导致叠加性精神创伤。
2)长期的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
被夸奖、被奖励这些本来都是好事。但俗话说过犹不及,如果一个孩子在童年期,经常被过度褒奖。就有可能导致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其本质即是精神创伤的一种,也是一种认知扭曲。
从小被过度褒奖的孩子,长大后罹患空心病、双向情感障碍等心理问题的机率,明显高于常人。这类人从小到大,可以说都是成功了,得不到太多的愉悦感。失败了,更加懊恼自责。
按照社会交换论观点看,他们之所以在成功时得不到太多愉悦感,是因为相类似的刺激获得的太多。导致习惯了奖励与夸奖。
3)坊间有观点认为,空心病主要就是闲出来的。
就是因为空闲时间太多,导致有时间、有精力胡思乱想。
对于这种观点,树洞精不敢说完全没有道理。但是从树洞精的经验来看,有空心病症状的朋友,如果有一段时间极其忙碌,其症状确实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一旦忙完这一阵,很快又会恢复原状。因此,在树洞精看来,完全属于治标不治本。
无论是在个体心理学,还是在人本主义流派当中,在谈及实现自我价值,找到人生追求方面,往往都会鼓励大家,将自身价值感与社会责任感相结合。
虽然这样做,不排除有一定的心灵鸡汤的嫌疑。但树洞精也看到过不少,将这种方法贯彻实施,并确实达到良好效果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