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神医华佗,医术精湛,却冤死狱中

华佗约145年-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

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01、自幼刻苦学医 ,初露锋芒

华佗出生在沛国谯县一个小村庄里,他的父亲是一位教书先生,母亲是养蚕织布的家庭主妇。

华佗的父亲丧生在一场瘟疫中,年幼的华佗到开药铺的蔡医生家里当学徒,学习给人治病。

华佗就进入了医学行业,刚刚开始画图,只是做一些杂活,当师傅,端茶递水,抓药,学习医理。

华佗在师傅身边学习了一年,便熟悉了草药的种类和药性,让他和师兄开始学习抓药。

华佗每次都对着单子上的量,把药掂在手中,小心记忆着,然后拿到秤上去称,保证计量无误。

有一回华佗县里的一位大娘的儿子,在河里洗澡溺水了,被众人救上来的时候奄奄一息,已经没有了气。

大娘急忙忙的找到蔡医生,蔡医生探探鼻息,摇头叹气说道,这孩子没救了。

华佗让人帮忙牵了一头大水牛,然后把孩子放到牛背上,压住孩子的身体,将水逼出体外。

然后用自己的双腿,压在孩子的小腹之上,一起一伏的推着小孩子的手。半个时辰过去了,孩子突然之间吐出一口水,睁开了双眼。

从此以后,华佗这位青年神医起死回生的名号,在当地传了开去。

华佗有了名声之后没有开自己的诊所,而是到处寻访游学,足迹遍及安徽、山东、河南、江苏等地。

他拜访名师,求经问道,认真记录。晚上回来翻阅书籍,刻苦钻研医学。常有心得,医术突飞猛进。

02、对症下药,效果显著

在华佗多年的医疗实践中,他非常善于区分不同病情和脏腑病位,对症施治。府中官吏倪寻、李延同时来就诊

两个人都身 热头痛,症状相同,但华佗的处方,却不大一样。一个用发汗药,一个则用泻下药。两个人感到奇怪,但服药后全都被治愈。

原来华伦诊视后,已知一为表证,用发汗法可解;一为里热证,不用泻下药难以治 愈。这就是所谓的“对症下药”。

03、判断病情,分毫不差

又有督邮顿某,就医后自觉病已痊愈,但华佗经切脉却告诫说:“君疾虽愈,但元气未复,当静养以待完全康复,切忌房事,不然,将有性命之虑。”

其时,顿妻闻知夫病已经痊愈,便从百里外赶来看望。当夜,顿某未能慎戒房事,三日后果病发身亡。

另一患者徐某,因病卧床,华佗前往探视,徐说:“自昨天请医针刺胃管后,便咳嗽不止,心烦而不得安卧。”

华佗诊察后,说:“误矣,针刺未及胃管,误中肝脏,若日后饮食渐少,五日后恐不测。”后果如华佗所言而亡。

05、给太守陈登治病

华佗曾经替广陵太守陈登治病,当时陈登面色赤红心情烦躁,听说华佗医术精湛,后来他就命人去请华佗。

华佗为他诊治,叫他的家人为他准备了十几个脸盆,华佗命人煎好二升汤药,让他先喝下一升,过一会儿再服用一升。

还不到一顿饭功夫,陈登吐出了几十盆的红头的虫子,赤红色的头竟然还会动。

华佗为他开了药,说陈登是经常吃鱼得的这个病,告诉他这个病三年后还会复发。

到时候再向他要这种药,这个病就可以根治了,并且临走告诉了华佗家的地址。

结果陈登果然三年后旧病复发,并派人依照地址寻找,可是华佗的药童告诉陈登的使者说华佗上山采药还没回来,结果陈登去世了。

06、激怒郡守,太守吐血病愈

华佗善于应用心理疗法治病,有一郡守得了重病,华佗去看他。郡守让华佗为他诊治。

华佗叫郡守的儿子,把他父亲平时所做过的错事都告诉华佗,他把父亲长期以来所做不合常理的事情,全都告诉了华佗。

华佗写了一封痛斥郡守的信留下,郡守看信后,大怒,派捕吏捉拿华佗,没捉到,郡守盛怒之下,吐出一升多黑血,他的病就好了。

07、用狗腿给女子治疮病

琅琊郡的刘勋,任职河内太守,有个年近二十岁的女儿,在十二三年前,突然得了个怪病。

他女儿左腿膝关节有一个疮,很痒,但是不疼,每次疤结好了,过不了多久就会复发,再次生疮,再次结疤,如此反反复复了七八年。

后来,刘勋听说了华佗的名声,就特意派人把华佗请到太守府,让他帮女儿看看病。

华佗看过伤口说:这个病容易治,但就是要费点事,需要一条稻糠色的黄毛狗,两匹跑得快的骏马。

等到刘太守准备好马和狗后,华佗让人用绳索套住狗脖子,让马拉着狗跑。

等马疲惫了就换另一匹,三十里后等狗跑不动了,就步行把狗拖回来,一来一回共走了五六十里。

华佗给黄狗腹部接近后腿的地方切开,将这个切口对着女子腿部的怪疮。

突然有个异物从女子腿部疮口的位置钻出,形状像蛇头有三尺长,十分骇人。

清理干净后华佗在女子的伤口上敷上药物,神奇的是没几天女子的病就痊愈了,再也没有复发过。

08、制麻沸散,给病人做手术

华佗到处走访了许多医生,收集了一些有麻醉作用的药物,经过多次不同配方的炮制,终于把麻醉药试制成功.。

他又把麻醉药和热酒配制,使患者服下、失去知觉,再给病人做手术,病人不感到痛苦,华佗给它起了个名字——麻沸。

一次,天还没亮,两个人抬着一个病人来找华佗看病,华佗连忙给病人切脉,发现病人患的是肠痈(即阑尾炎),用针灸不行了,要赶快开刀!

于是,他立即吩咐两位徒弟做好手术准备。手术前,华佗给病人服了“麻沸散”,使病人失去了知觉。

然后他在开刀部位涂上消毒药,他用刀在病人的腹部划开一道口子,将手伸进去,慢慢地剥到内脏,割去溃烂的地方。

用消过毒的丝线扎好内脏,缝好创口,敷上特别的消炎润肌的“神膏”。

一个多时辰之后,一个剖腹手术就完成了。病人好像睡了一觉,没有觉得疼痛。

过了半个月,病人创口结疤,一个月之后病人康复,就能下地干活了。

08、用简易方法治病,收效神速

黄疸病流传较广时,华佗花了三年时间对茵陈蒿的药效作了反复试验,决定用春三月的茵陈蒿嫩叶施治,救治了许多病人。

民间因此而流传一首歌谣:“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世切记牢,三月茵陈能治病,五月六月当柴烧”。

华佗还以温汤热敷,治疗蝎子螫痛,用青苔炼膏,治疗马蜂螫后的肿痛;用蒜亩大酢治虫病;

用紫苏治食鱼蟹中毒;用白前治咳嗽;用黄精补虚劳。如此等等,既简便易行,又收效神速。

09、发明五禽戏

华佗也是中国古代医疗体育的创始人之一。他不仅善于治病,还特别提倡养生之道。

华佗为年老体弱者编排了一套模仿猿、鹿、熊、虎等五种禽兽姿态的健身操——“五禽戏”。

五禽戏是一套使全身肌肉和关节都能得到舒展的医疗体操。

五禽戏的动作是模仿虎的扑动前肢、鹿的伸转头颈、熊的伏倒站起、猿的脚尖纵跳、鸟的展翅飞翔等。

身体不舒服时,就起来做其中一戏,流汗浸湿衣服后,接着在上面搽上爽身粉,身体便觉得轻松便捷,腹中想吃东西了。

09、给曹操治病 ,丧命

曹操早年得了一种头风病,中年以后,日益严重。每发,心乱目眩,头痛难忍。诸医施治,疗效甚微。

华佗应召前来诊视后,在曹操胸椎部的鬲俞穴进针,片刻便脑清目明,疼痛立止。

曹操十分高兴。但华佗却如实相告:“您的病,乃脑部痼疾,近期难于根除,须长期攻治,逐步缓解,以求延长寿命。”

华佗因为离开家太久想回去,于是说:“收到一封家书,暂时回去一趟。

到家之后,就说妻子病了,多次请求延长假期而不返。曹操三番五次写信让华佗回来,他迟迟不回。

曹操专门遣人到华佗家里一看,华佗妻子并没有生病,曹操一怒之下,将华佗收监拷问。

华佗一把年纪了,哪里能够承受得住牢狱之灾,最后在狱中活活被拷问至死,享年64岁。

华佗临死前,拿出一卷医书给狱吏,说:“这书可以用来救活人。”狱吏害怕触犯法律不敢接受,华佗只好忍痛,讨取火来把书烧掉。

10、医术成就卓著

华佗经过数十年的医疗实践,熟练地掌握了养生、方药、针灸和手术等治疗手段。

他精通内、外、妇、儿各科,临证施治,诊断精确,方法简捷,疗效神速,被誉为“神医”。

为了将医学经验留传于后世,华佗晚年精心于医书的撰写,计有《青囊书》《枕中灸刺经》等多部著作,可惜失传。

华佗一生行医各地,声誉颇著,在医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可惜却冤死狱中,可悲可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