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为每一只笨鸟都准备了一个矮树枝

7月4日中招考试分数公布,考的好的自然如愿以偿心满意足,考的差的感觉前路迷茫无所适从,还有一部分提心吊胆,因为,高中的录取分数线还是个未知数。

有家长早就开始发愁:孩子考普通高中无望,但是如果不上学,这年纪也太小了,那到底是花钱上民办学校还是选择技校或者职高呢?

我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我很佩服文中的“我”的妈妈,这真的是一个伟大的妈妈。

      从三岁到上学前,我在每一个幼儿园待最长的不超过一个月。
      又一次在幼儿园闯祸后,忍无可忍的爸爸带我去做智商测试,并顺便做了亲子鉴定,证实是亲生的以后,爸爸把我送到了精神病院。
      出差回来的妈妈第一件事就是跟爸爸离婚,第二件事就是接我回家。妈妈说:“我的儿子没有任何问题,他是不被这个世界理解的天才。”
      上小学了,我还是那个任何老师都不肯接纳的特殊孩子。妈妈说尽了好话,托尽了关系,为我租下来一间“实验室”希望我那过度的剩余精力有处存放。
      上了初中,一个完全陌生的新环境,我有些无所适从,并且再次成为被批评的对象——不按时完成作业,经常损坏实验室用品。
      初中毕业,以我的成绩根本上不了高中。妈妈给我出了一道选择题:“A、去三中,妈妈可以托一些关系录取你。B、去职业高中学汽车修理。C、如果都不满意,妈妈尊重你的选择。”
      妈妈说:“去职高,是放大你的长处,去高中,是在经营你的短处。”
      上帝为每一只笨鸟都准备了一个矮树枝。我就是那只笨鸟,而给我送来矮树枝的人,不是上帝,而是我的妈妈。

文中的“妈妈”是一位教授,她深知教育的真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实质就在于使一个人努力在某件事上表现自己,表现出自己的优点来。在某种好的东西中来认识自己——善于支持人的这种高尚的志向是多么重要啊!教育者往往在那么长久而痛苦地寻找的那种自我教育的强大推动力,不是就在这里吗?怎样才能做到,使人尽量地努力在好的方面表现自己呢?我深信,一个人想在某个好的方面表现自己的愿望越深刻、越诚挚,他在内心对自我纪律的要求就越高,他对自己身上不好的东西就越加不肯妥协。

“使一个人努力在某件事上表现自己,表现出自己的优点来”,就是真正的教育。

所以,老师和家长都不应该只盯着“分数”,人的一生很长很长,目光放长远一点,人生有无数种可能。

所以,结合孩子的特点,如果他可以静下心来踏实去学,上普通高中是可行的;如果他真的学不进去,选个喜欢的专业学一技之长,也可以获得幸福的人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