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读完《怦然心动》这本书,我特别喜欢书里那个小姑娘朱莉安娜。她喜欢爬树,起初是因爬得太高而恐惧,可当她从树顶向外眺望整个世界时,她产生了一种“我正在飞翔”的神奇感觉。在那里,她闻到微风里蕴含着的阳光、野草、石榴和雨滴的味道,她看到夕阳时而紫色里夹着粉色、时而橙红如烈焰,美不胜收。
因为要照顾智力低下的叔叔,朱莉安娜的家庭并不富裕,从不度假、去二手店买东西、旧卡车、甚至连住了12年的房子都是租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她自己养鸡卖蛋,她自己动手修葺院子,她对新邻居小男孩布莱斯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因为第一次看到他蓝色的眼睛,她就陷入一见钟情。
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有这样一个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那就是“自信+热情”。他解释说,当活力能够滋养自体时,就是自信;当活力能够滋养客体时,就是热情。而朱莉安娜两者兼有,她兴趣广泛、活力十足,非常自信,她对羞涩的布莱斯,既宽容且热情。正如布莱斯的祖父对朱莉安娜所说:
“有些人外表平庸,有些人外表华丽耀眼……”他转过身面对着我,“但是,你总会遇到一些人,由内而外地散发着彩虹般的光芒,一旦遇见过,别人对你来说都不过是浮云。”
这本书用了一种有趣的写作方法,它间隔着从小男孩(A)和小女孩(B)的视角,交替着ABAB一章一章地写下去。随着故事的进展,布莱斯从之前对朱莉安娜的羞涩、逃避、误解、伤害,慢慢地变成理解、关心、爱慕,他这样描述朱莉安娜的光芒:
每次我看到她,她似乎都变得更漂亮。她仿佛散发着光彩。我指的不是像一百瓦的灯泡那样发光;她只是具备了同样的温暖。也许是因为爬树,也许是因为给小鸡唱歌,也许是因为敲着木桩,梦想着永动机。我不知道。我知道,和她相比,雪莉和米兰达都显得太……普通了。
雪莉和米兰达都是校花一般的人物,她们狂追帅气的布莱斯,可他却被普通而寒酸的朱莉安娜所吸引。科胡特还创造了一个心理学术语,叫不含诱惑的深情,他认为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情感,是我深深地理解你、接纳你,而不给你设任何条件。朱莉安娜对待布莱斯就是如此,她不在乎物质,她只是关心布莱斯的开心、理解他的悲伤,她毫无畏惧地拥抱他,悄悄地靠近,去闻他头发上那股西瓜的味道。她播撒着爱、热情,仿佛有生命力在流动,这让布莱斯感觉到喜悦与活力。正如那首经典老歌的境界:
因为爱着你的爱,
因为梦着你的梦,
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
幸福着你的幸福。
因为路过你的路,
因为苦过你的苦,
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
追逐着你的追逐。
少男少女的懵懂之爱就是这样的单纯而真挚,不期而至却又无比美妙,遇到朱莉安娜这样的彩虹女孩,我不由得要说:少年,你就赶紧......从了吧。
忍不住要分享一下书中很经典的一段话,
Some of us get dipped in flat, some in satin, some in gloss.... But every once in a while you find someone who's iridescent, and when you do, nothing will ever compare.
对此,作家韩寒有个绝妙的翻译:
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