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迫于生活的压力和无奈,人们也变得功力了起来。无论是做什么事,第一个出现在脑子里的想法是: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好处?久而久之,养成了一种功力的心态,这种心态会深深植入到生活里的每一件事里。换个角色,我们在给别人讲道理的时候,一定会说做人做事不能太功力,那样不好。殊不知自己却将这种功力的心态运用的游刃有余却浑然不知,正可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功力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不管做什么都想得到点好处,都是带有目的性的,但我们不能说功力它是一个贬义词。其实很多时候,人们总会有这么一种感觉:越想做成功一件事却往往做不好。这就是功力心态在作怪,因为你太想成功,或者说你不过是为了得到成功后所带来的名誉或者是物质奖励,正是这种心态让你无法将全部的心思和精力用在你所做的事情上。比如说,去参加运动会比赛,第一名的那个人他的出发点绝对不是为了得到冠军,他的出发点或许就是再简单不过的超越自己,打破自己的记录,在跑道上跑的快点再快一点。正是他不功力,才会让他没压力,没有思想负担,能够轻松上阵超常发挥。生活里很多是都是如此,中国人经常说顺其自然就好,这就是一种很平和的心态,我不是不求上进,我不是安于现状一般的温水煮青蛙,我是没有功力心。参加比赛,顺其自然就好,得不得奖是其次,我只做到认真对待比赛尊重赛场上的每一位选手。
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如此,就拿我自己来说,前一阵子备考,我的目的性就很强,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我不停的刷题,只记得答案,不明白其中知识点的连贯,也不去仔细研究自己错在了哪里,只是为了得高分。带着功力心去学习,从一开始就是错的。后来我发现自己这样的题海战术并没有任何用处,因为换一个说法也许考的相同知识点,我就会做错。无奈,只能安心的一点一点的去梳理知识点,认真的吃透每一个考点,再去做题头脑思路清晰了,正确率也就顺其自然的提高了。正是这件事让我彻底明白了做人做事别太功力。前几天网上传的很热的一个视频:一个复旦的老师在课堂上讲什么是朋友。朋友是奢侈品,你不舍得让他去帮你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因为友情太宝贵。也就是说,你不舍得去利用他,侧面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你在和他相处的时候没有功力心,没有想要从他身上得到什么好处的想法,所以你觉得你们的友情珍贵、纯洁,如同奢侈品,只要你拥有了你就满足了。朋友如水去空气,虽然不经常想起却又无处不在。
古语道:君子之交淡如水。讲的就是不要让我们的功力心玷污了友情的这潭清水。做人做事不要太功力,否则日久天长你会发现你的生活仿佛全是尔虞我诈、利用与被利用。人都会有先入为主的想法,在看待别人的时候会采用自己一贯的想法。去给别人贴各种各样的标签,想来还真是有点以小人之心渡君子之腹的感觉。每个人的存在都是独一无二的,你改变不了他人,改变不了周围的环境,更改变不了这个社会。唯一可以被改变的只有你自己,改变心态比改变外表更重要。放下功力的心态,为人处世顺其自然,你会发现自己本可以没那么多烦心事。只要心理阳光,不管外在的天气多么恶劣,你感受到的永远是阳光明媚。